如“珍瓷雅玩专场”中的一对颇吸引眼球的清乾隆黄玉雕饕餮纹花觚,曾为民国上海著名民族资本家的家族珍藏,此家族曾在抗战前后,为中国的军工、航运、铁路的抢修和建设作出巨大贡献。闲暇之余便开始斥巨资搜罗中国的古董珍玩,尤其在瓷器和玉器方面深得造诣,收藏极丰。
此对黄玉花觚为七十年代末由上海市博物馆退还的众多家族珍藏中的一件重器,博物馆编号4209,来源清晰,极为珍贵。
此对花觚敞口、长颈、鼓腹、圈足外撇,腹部饰饕餮纹。整对花觚造型虽为仿古器型,但细微处无不体现了乾隆时期的时代风尚,拟古而不摹古,审美功力极佳。花觚所选玉料为极为难得的黄玉,黄玉是玉材中最名贵的品种之一,特别是上好的新疆黄玉极为少见。清代黄玉作品中,玉质多属上乘,其黄色正而娇,莹润如脂,是玉中的佼佼者,其价值绝不亚于羊脂白玉。在工艺制作方面,两件花觚出自同一块硕大无瑕的材料,颜色纯净统一,油润感极好,花觚内壁掏膛轻薄,莹润透光,完美地诠释了乾隆工的精彩工艺。
纵观乾隆时期的仿古玉器中,能与此对黄玉花觚相伯仲者也不为多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对鎏金铜花觚,其纹饰与本鎏金铜器相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件青玉花觚,其形制、纹饰则与本黄玉器相近。
而在“古籍善本名人手札专场”中,圆瑛、明旸两大高僧毛笔手札及其持有万信纱厂增资股款临时收据(股票)同样值得关注,此拍品含圆瑛法师及继承人明旸法师毛笔手书两页,内容为拍品中两张股票之过户继承,并附有过户申请。由法师持有之股票甚为少见,更可见民国时的证券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