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木芙蓉与荷花自古并称“芙蓉”。历代诗歌之中,吟咏这两种“芙蓉”者亦比比皆是。但我们应结合《九歌·湘君》上下文来分析,“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释文为“想在水中把薜荔(一种桑科榕属的陆生藤蔓植物)摘取,想在树梢把荷花采撷。两心不相同空劳媒人,相爱不深感情容易断绝。”因为薜荔不生在水里,荷花也不长在树梢。钻到水中采薜荔,爬上树梢摘荷花,如同水中捞月、缘木求鱼,势必一无所获。它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必定徒劳无益。显然,诗中“芙蓉”必是荷花无疑,而真正描写木芙蓉的诗句最早出现在唐朝。由此可见,木芙蓉的栽培历史应是1000多年而非文中所谓2000多年。
——读者 郑炜
本报记者 陆常青 整理
感谢读者给晚报提供真知灼见和独到见解。您可以拨打本报读者热线:962555或投稿邮箱:lucq@xmw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