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自古以来,文人总是这么描绘伊人美丽的双眼,但眼睛并不是美丽就够了,它还肩负着看清外界的使命。眼科专家肖耀廷解释说,影像之所以可以被双眼所捕捉,是因为事物的影像通过眼内透明的晶状体,使其准确地落到视网膜上而成像,所以晶状体是眼球中重要的屈光介质之一。然而,随着调解晶状体的睫状肌逐渐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或营养不良等因素,可致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逐渐变得混浊,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影响视力,这也就是所谓的白内障。
据了解,混浊较轻时,不会明显影响视力,因而不易被察觉;随着混浊的加重,视力的减退逐渐加重,最后晶状体甚至可以变成一个黑褐色的球体,甚至失明。肖主任指出,白内障是导致老年人群视力残疾和致盲的主要原因。但对于白内障的认识,中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三方面的误区,如果能以科学的方式正确看待白内障,便不会掉入白内障致盲的深渊。
误区1 视物模糊就是老花眼
随着年龄增加,晶状体逐渐硬化,睫状肌功能衰退,眼的调节能力逐渐衰退而出现视力模糊,并伴有眼胀、头痛等症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老花眼。肖主任指出,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的蛋白质变性致使晶状体混浊,由透明状态变为不透明,进而影响视力。
世界卫生组织从群体防盲、治盲角度出发,定义晶状体发生变性和混浊,变为不透明,以致影响视力,其矫正视力在0.7或以下者,可诊断为白内障。
另外,许多的眼底疾病,如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眼底出血早期的症状都是视物模糊,视力逐渐减退。所以,肖耀廷强调,不是所有的视力模糊都是老花,白内障和眼底疾病都有同样的症状。只有依靠眼科专业的仪器才能分辨它们。
误区2 滴眼药水可去除白内障
“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彻底根治白内障,白内障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疗法。”专家肖耀廷重申道。不少患者和家属盲目听信一些不正规的白内障治疗药物的虚假宣传,使用很长一段时间不但不见效,病情反而日渐加重,还延误了病情,现在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根治白内障。许多白内障患者选择保守的滴眼液,希望自己的白内障可以被消除。肖主任对此表示,这是一种鸵鸟心理,对去除白内障是毫无帮助的,而白内障手术则是以物理方式摘除浑浊晶体的方法。
误区3 等到失明才选择手术
对于白内障患者来说,对于滴眼液以外的干预是恐惧,排斥的。很多患者认为,能拖就拖,等到眼睛看不见了再说也不迟。肖耀廷指出,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以往,老年性白内障到了看不见东西的程度时,已经十分严重了。随着晶状体浑浊程度的加深,去除难度也随之上升。这是许多能拖则拖的患者都可能要面临的大问题。
不仅如此,从视物模糊一直发展到失明,患者的生活也会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患者将不会再有心思关注胡渣、头发、衣服等仪容仪表,双眼可以接受的93%的外界信息也将随着失明而受阻或消散。
从病理角度来看,白内障还会有继发其他致盲眼病的风险,例如青光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等。肖主任呼吁白内障患者,眼睛模糊时,不可只想着老花眼,更有可能是白内障找上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