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康复/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帕金森病“去伪存真”
胡小吾
  有位国外帕金森病专家说过,大脑病理改变如此局限,但症状又如此丰富多彩的疾病,非帕金森病莫属。患者一得上帕金森病往往把身上所有不适和药物副作用都归咎于帕金森病,到了晚期将长期应用药物和药物过量导致的运动障碍并发症,以及脑起搏器术后的刺激副作用也归属于帕金森病症状,与帕金森病本身症状相混淆。其实这些都不是帕金森病本身固有的症状,治疗上与帕金森病本身症状也截然相反,因此,我们要“去伪存真”,根据性质把患者的症状分门别类地加以处理。

  帕金森病症状包括两大类,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障碍。非运动症状又有抑郁等精神症状、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

  帕金森病往往是年老体弱患者,头昏、头晕、乏力、失眠、便秘等很常见,容易把这些症状与帕金森病混在一起。帕金森病一般没有头昏头晕,对有头昏头晕症状的患者首先要测血压。长期失眠、做恶梦也是帕金森病的症状,但一般出现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之前。帕金森病伴有便秘,是由于排便肌肉乏力所致,所以大便不一定干结,这与一般的便秘有所区别。

  患者长期服用帕金森病药物后,往往会出现运动障碍并发症,并且成为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和致残的重要原因。运动障碍并发症包括症状波动、异动症、开关现象和冻结现象。

  中晚期患者往往把这些运动障碍并发症误认为帕金森病固有症状,自我加大药物剂量,哪料想运动障碍并发症越来越重,结果形成恶性循环,异动严重时甚至在床上手舞足蹈打滚。所以一定要对这些症状进行具体分析。

  近年来,脑起搏器作为一种“电子药”,被认为是继上世纪60年代发明左旋多巴后帕金森病治疗的第二个里程碑,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了这种治疗。有脑起搏器植入的患者表现更为复杂,可能有三种成分组成,一是帕金森病固有症状,二是药物副作用或运动障碍并发症,三是刺激的副作用。临床上只有分清其成分,才能对症处理。

  胡小吾(第二军医大学帕金森病专病诊治中心、长海医院神经外科教授)

  科普活动

  12月6日上午8:30开始,第二军医大学帕金森病专病诊治中心在锦雪苑酒店(翔殷路631号)举办“第二届帕金森病DBS(脑起搏器)关注者上海活动”。胡小吾教授帕金森病治疗团队将开展DBS科普讲座、公益咨询等。欢迎帕金森病友参加。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PARIS 2015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PARIS 2015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专版
   第C01版:大虹桥
   第C02版:大虹桥
   第C03版:大虹桥
   第C04版:大虹桥
胸痛未必是心梗 更加要命是夹层
冥想让内心获得平静
反歧视、宽容与接纳才是防艾更好的对策
帕金森病“去伪存真”
新民晚报康复/康健园B04帕金森病“去伪存真” 2015-11-30 2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