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其他音乐家,这两位音乐家更多被问到的是“岁月”,长寿的秘诀就是其中之一,对此,曾在英国伦敦指挥过自己生日音乐会的马里纳爵士回答得斩钉截铁:“不指挥,我就会死。”简言之,就是他极其喜欢工作,“我热爱指挥,这让我得以维持现在的状态。”他还透露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一点:“我每天都会打网球”。德慕斯基本赞同:“一半是因为上天恩赐,一半是因为我每天的练习与工作。弹钢琴就像是练体操,我每天早上起床后要压指。如果我哪天坐在椅子上会打瞌睡的话,那我的音乐生涯也就完结了。”
年轻,是第二个话题。马里纳爵士对此略有些不以为然:“区分年轻或者年老的艺术,可能未必准确。”莫扎特仅活了35岁,但他的作品却流行了300多年——那么,他的作品到底属于“年轻”还是“年老”呢?他补充道:“我有不少想与之合作的人,但我并不以年龄去区分他们。”德慕斯则说得更委婉:“我会从年轻艺术家身上学到不一样的部分,那也是音乐的产物。”
岁月,是否会影响一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随着岁月流逝,越来越爱莫扎特作品的德慕斯认为:“莫扎特的音乐是一连串音符的自然联结,而其他音乐家未必能做到这一点。”这可能与他一直在读文献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不同独奏家合作时,这些独奏家都会带给我对音乐新的理解。”他还想起了在50年前的一场音乐会上,自己是如何去“纠正”指挥的。当时,他演奏的是莫扎特的《加冕协奏曲》,该曲理应演奏得欢快明朗,但指挥却把它处理得缓慢拖沓。于是,德慕斯始终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按照他自己理解的节奏去弹奏,直至指挥意识到并扭转过来,“若不是这样的话,这首乐曲就被指挥家毁了。”德慕斯说。马里纳则很尊重钢琴家:“作为指挥,倾听也很重要,要去观察钢琴家,跟着钢琴家的感觉去演绎。”
平素强势,但都热爱音乐,使得这两位音乐大师能够在3天里跨越179年。 首席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