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
空中连廊热捧
各大商圈拟建
据了解,沪上多区目前都有廊桥开发规划。此次闵行区规划通过的空中廊桥将在2016年底建成,连接莲花路地铁站及其周边商区。据悉,该项目施工许可证办理已于2015年11月完成,并进入施工阶段。
梳理公开资料,不少商区对连廊青眼有加,纷纷规划设计了空中步行系统:长宁区中山公园商圈“目”字状连廊;徐家汇24小时开放式环形空中连廊;横跨三区的曹家渡商圈也计划通过空中连廊连通九大商业坐标。
现场
通行便捷人多
上下疏导隐患
记者昨天实地探访陆家嘴连廊,即便是工作日下着雨,借助连廊通行的市民依旧络绎不绝,尤其在廊桥电梯处存在一定人流对冲,需协警在电梯旁反复引导秩序。
值守的环卫人员告诉记者,每到黄金周等节假日,廊桥人流量多到他们无法清扫桥面。长达几百米的廊桥通道上,除了几个下行通道,无其他人员疏散渠道。有协警表示,每到黄金周,电梯附近往往是最容易出意外的地方。没天桥时游客都走地面绕行,人流相对分散,现在都聚集桥面,人一多上下就存在危险。
专家
加重规划负担
不必一哄而上
对此,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潘海啸教授表示忧心。在他看来,廊桥的出现恰恰印证了陆家嘴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硬质道路越造越宽,高楼越造越多,挤占了人行空间,最后只能通过空中连廊的方式,把人流通过空中运输。廊桥看似缓解一部分交通治理与综合开发难题,但也加重了区域规划负担,限制该区域未来发展,且存有人流密集的安全隐患。廊桥是遭遇瓶颈后的无奈选择,实在大可不必一哄而上。
一位天桥规划方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廊桥受热捧,除了交通原因,更多商业考虑。对此,潘海啸认为,商区开发时最重要的应是安全合理并预留可能性,廊桥作为商区探索开发的尝试值得肯定,但大范围推广应谨慎。
新民网记者 戴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