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
招来“社会力量”
2015年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招标形式采用“单一来源采购”和“竞争性谈判”两种。各应标单位制定单项竞赛规程的同时,也制定了赛事承办整体方案、竞赛规章制度、项目组织实施计划、安全保障方案、赛事推广方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办赛过程中积极实施等级制、段位制等制度,并探索开展相关运动项目的体验活动、培训活动和推广活动;实施多渠道的社会化报名方式,普遍开展网络报名和新媒体报名;应本着系统安排、多元办赛、多方参赛、集中决赛的原则,引进社会力量支持,加强媒体合作,切实增强赛事影响力,扩大办赛的社会化程度。
为推进群众体育赛事社会化进程,今年的大联赛在政府购买服务过程中,继续坚持“政府、协会、媒体、企业、中介”五位一体的办赛模式,进一步激发体育社会组织的办赛热情,本市65%的市级体育项目协会参与投标,并首次试点将市级体育协会以外的社会组织纳入购买范围,最终有上海美帆游艇俱乐部、王磊国际击剑俱乐部、上海奥林实业有限公司等三家社会组织中标。办赛主体的拓展激活了整个大联赛的办赛体系,真正实现了从“关门办体育”到“开门办体育”的转变,增强了协会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进而提升了大联赛的赛事水平。
选项目
选来“心头所好”
从去年年底开始,市体育局便开展“我的运动我做主”——2015年市民体育大联赛赛事项目社会公开投票,让百姓们能够真正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中去。
今年市民体育大联赛开展50项176个市级竞赛赛事和5大类66个主题赛事,市级以上赛事数量达到242个,各级赛事总量达到5000场。为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满足各类人群的健身比赛需求,大联赛主办方在赛事项目设置过程中充分考虑赛事的兼容性和赛事覆盖广度,既有大众喜闻乐见的球类项目,也有在小众群体间流行的高智尔球、花样跳绳、跳水;既有适合老年人的木兰拳、门球、练功十八法,也有符合中青年和白领职工人群口味的台球、飞镖、剑道,以及青少年热衷的电子竞技、轮滑、跆拳道;既有充满民俗味儿的武术、龙舟、风筝,也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帆船、击剑、体育舞蹈。为配合第三届全国智力运动会,在本市掀起棋牌运动热潮,今年的大联赛还设置了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桥牌以及休闲棋牌等项目,在大联赛赛事项目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同时,还将既动手又动脑的航空、航海模型等项目纳入赛事范围。此外,本市部分老年人体育赛事、农民体育赛事、职工体育赛事和社区体育赛事也纳入大联赛展示项目,让每一个爱好体育的市民都能在大联赛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今年,机制创新的大联赛赛事超过5000场,参赛市民超过200万人。 阿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