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中国商学院/陆家嘴金融城
     
本版列表新闻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金融学博士邱慈观加盟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金融学博士邱慈观加盟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金融学博士邱慈观加盟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金融学博士邱慈观加盟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金融学博士邱慈观加盟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金融学博士邱慈观加盟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金融危机带来更多金融伦理反思
易蓉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后,金融危机所引发的讨论和思考逐渐让“金融伦理学”这一新兴领域受到关注。包括沃顿商学院在内的欧美知名大学也着手开设相关课程,但中国高校的准备仍嫌不足,能设立专业金融伦理学课程的屈指可数。

  今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金融学博士邱慈观正式全职加盟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其研究领域横跨金融学与伦理学,涵盖普惠金融、金融伦理学、责任型投资、绿色金融和企业社会责任等范畴,为这所“金融黄埔”引入伦理与金融相互融合的学术理念和思维。

  研发金融伦理学教材

  金融伦理是指金融活动参与各方在金融交易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近二十年,欧美许多知名商学院都开了商业伦理学,课程重点落在一般性问题,如企业社会责任、供应链人权、信息批露与营销伦理等。这些议题虽重要,但与金融关系不大,难引起金融学者的专业关怀,也难与公司理财、对冲基金等金融学系的核心课程,做出完整结合。

  几年前,当邱慈观首次在中国台湾地区的中央大学教这门课时,甚至找不到合适的教科书。于是,她和另两位教授组成读书会,定期聚会,共同开发教材,并设计科研项目,邀研究生加入,有计划地一步步推动。这期间国际金融界也发生不少变化,全球金融危机带来更多金融伦理相关的反思,也激发了更多学者研究;而全球第一本完整的金融伦理学教科书也终于在2010年出炉。

  多重思辨转折得以融通

  邱慈观著有《公司治理》《商业伦理》等书,并在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等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内容多与金融伦理相关,研究成果颇丰。在金融伦理学领域声誉卓越,与其个人经历有关——她哲学本科毕业后,续读博士,专攻应用伦理学,在该领域教了几年书后,她拟向“形而下”世界发展,于是再念金融学博士,其后在企业任职、大学任教,重点落在投资及财务领域。离开伦理学时,邱慈观以为自此与“旧爱”别过,不再相干。岂知生命中有缘者必重逢,当外在环境改变,金融伦理学兴起时,她竟有机会将旧爱融入“新欢”,涉入新领域的开发。

  “金融伦理学仿佛是为我量身定制的”,邱慈观曾笑称,其中两门学科都有专业门槛,一般学者难以兼通。伦理学是人类最古老的学问之一,中国从孔子、西方从亚里士多德就开始研究,历经中世纪乃至近代,产生许多学派及不同看法,需要相当的训练才能入门。不过,倘拟把金融学及伦理学作融通,最难入手处在于两门学科的预设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思维模式的不同。伦理学看的是应然世界,讨论“应然”(ought to be)的问题,而金融学看的是实然世界,讨论“实然”(being)的问题,两世界间的连结存在着本质上的困难,需透过多重思辨转折,才得以融通。

  课程精心设计带来变化

  邱慈观的课程囊括金融伦理学的层级、关切重点及主要议题等,既涉及国家伦理标准与价值体系、法律系统、企业、个人所产生相应的行为,从环境、社会、治理等重点切入可持续发展高管薪酬等方方面面的议题。

  邱慈观曾一学期连续18周对本科生教金融伦理学,透过不断地启发与形塑,随着课程进展,她发现学生逐渐从初时的迷茫,转为专注、思索、振奋,其间凝聚了光热,最后散布整个教室,挡都挡不住,令人动容。当然,当授课对象是较年长的实践者时,教学方式与课程设计须作调整,视学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课时等因素而定。依邱慈观看,两小时的迷你课程最难设计,与许多人对伦理的偏差看法有关,认为它约束禁捆,带来难以承载的压力。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互动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人物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中国商学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上市公司/金市汇市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2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上海物业
   第B14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金融设备密码需要证明与评估
金融危机带来更多金融伦理反思
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开始创业创新
扬帆长江经济带 金融护航促发展
寻亲公告
新民晚报中国商学院/陆家嘴金融城B04金融危机带来更多金融伦理反思 2015-12-19 2 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