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放大一点,变着法子看世界
朱玉萍
■ 《装置艺术》章磊 摄
■ 《城际线》 黄炜 摄
■ 《木架的节奏》蓝翔 摄
■ 《秀场》 高卢人 摄
■ 《秀场》 高卢人 摄
■ 《秀场》 高卢人 摄
  ◆ 朱玉萍

  利用鱼眼镜头所拍摄出来的照片,由于其夸张的变形效果,总能带给人强烈的几何感与新鲜感,正因如此,利用鱼眼镜头,就能将日常风景变化出有趣的观感。

  很多去过浦西世博园区的朋友一定记得,在黄浦江畔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前有一件有趣的装置作品,许许多多带着翅膀有着彩绘的双腿正在顺着杆子向天空奔去。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它会是怎样呢?在鱼眼效果下,拍摄者以仰视的角度进行了拍摄,此刻奔跑本身不再突出,而整个群体给人的魄力变得更加令人震撼。

  鱼眼效果的最佳表现对象是对称的图形,比如《木架的节奏》取景于临安指南村的一个在修建筑,在被光环境下,呈圆形的木架有规则地铺开,清晰的结构如同音乐的节奏般,简单而壮丽。《秀场》也同样利用了建筑里的圆形几何,通过鱼眼将圆形变的更为突出,有对称感的画面通过简单的重复变得更加层次丰富,隐隐透出时尚的高贵感。

  另外,鱼眼效果在表现全景时也格外好用,比如《城际线》中,拍摄者站在斯洛伐克的至高建筑上俯拍整个城市的全貌,如果利用普通效果拍摄全景虽然也能行,但却少了鱼眼效果的生动活泼,通过鱼眼的变形,原本的高度显得更高,而俯瞰时的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也得到了更完美的表现。

  而在《影》这幅作品中,拥有简单结构的被摄物体在鱼眼效果处理下,变得犹如哥斯拉怪兽一般气势腾腾,再加上被拉得又斜又长的影子,更增添了几分气势;边上的路人则变得更加渺小,更符合作品的整体氛围。

  仅仅是鱼眼效果,就能让我们发现生活中如此多的趣味,不妨多多尝试,把心也放大一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互动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人物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中国商学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上市公司/金市汇市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2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上海物业
   第B14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放大一点,变着法子看世界
跟随“脚步”放飞心情
新民晚报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C08放大一点,变着法子看世界 2015-12-19 2 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