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1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为贵”
白子超
  白子超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此为孟子一段话中的头一句。民就是广大民众。社是土神,稷是谷神。民众生存依靠土地,需要粮食,故社稷之祭像祭天一样,是极重要的大事。君是邦国之君主,即一方诸侯。民、社稷、君可构成古代社会的三要素。孟子认为,民最宝贵,第一重要,第二位是社稷,君排在最后。

  作出这个论断之后,孟子给出了他的理由:得到民众拥护的人可做天子,得到天子支持的人可做诸侯,得到诸侯赏识的人可做大夫;诸侯危害社稷,就废掉他改立新君;祭祀的牛羊已经肥壮,祭器已经洁净,就按时祭祀,但仍有水旱灾害,那就另立土神、谷神。孟子说得很清楚,三要素中后两者均可“变置”。孟子的解说没有高深理论,但却因其质朴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南宋大儒朱熹对此注曰:“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孟子集注》)应该说,大体不错。

  早在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之前,社稷已代指国家,故可将上述三要素表述为民、国、君。当然,此“国”并非现代意义的国家概念,读者朋友应该清楚。孟子的论断,在他那个时代是十分大胆的,其积极意义至今未曾泯灭。这一振聋发聩、甚至惊天动地的呼喊,不是孟子灵光一闪、心血来潮的突发,而有其深刻的思想源泉。孟子很好地学习和继承了他之前的优秀文化,特别是从尧舜到孔子的积极思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夏书·五子之歌》),“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周书·泰誓》),这种原始的民本思想异常宝贵,始终在有序传承。当然,同时必须肯定孟子的个人作用与功绩。因为像孟子说的那般明确和坚决,前所未有。或者可以说,在民本问题上所达到的高度,孟子超过了诸位先哲、先贤。难怪后人有“民贵君轻说,周孔难为师”(陈毅《游孟庙》)之叹。“民为贵”堪称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仅此一句,孟子即可列入古代伟大思想家行列。

  民、国、君三要素,若排列组合,可分为六种情况:一是民、国、君,二是民、君、国,三是国、民、君,四是国、君、民,五是君、民、国,六是君、国、民。以今人眼光观之,若作为指导思想,以上六种可体现不同的“主义”。例如第六种,即属于独裁专制主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一年,我们想说声谢谢
   第A04版:民生调查
   第A05版:民生调查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文体新闻
   第A0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金色池塘
   第A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06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08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民为贵”
老友金近
于先生和尚二叔
进藏寨
徽乡清晓(中国画)
小王子
元旦
情缘不了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B02“民为贵” 2016-01-03 2 2016年01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