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为“中国六大古镇古村”之首(《中国国家地理》评选)的丹巴藏寨,我心仪已久,乙未深秋入川,终得了却夙愿。
秋色或胜春。车进丹巴,山道弯弯,层林尽染,先已抢眼。我们直奔闻名遐迩的“甲居藏寨”。空山秋气清,树树皆秋意。向阳的坡梁上,基调是绿的,丛丛黄和红的色块似画笔有意涂抹;星罗棋布的碉楼寨房依迤逦山势洒落其中,又如设汁师精心布置;而每幢寨房屋顶若干白色尖角耸立,更出乎意料。坡梁后衬墨绿的巍峨山峦,湛蓝的天空嵌着几朵仿佛凝固的白云,美极爽极。
甲居,藏语是百户人家之意。这里村村通公路,我们去的是聂呷乡甲居二村。车沿坡上,抵高处观景台,顺林荫小道可依次下另两个观景台。近赏寨房,你方明白它的奧妙。各楼三层四层不一,楼顶平整,每楼上端皆有一方室高耸似堡,其四角均竖约一米高的矛状建筑物,全为白色,甚显威武。这种设计把碉楼和寨房两种不同性质、风格和用途的建筑有机地合而为一,形成了独具美感的民居。藏胞很懂审美,在绿色的大自然环抱中,他们把居所外墙用黄、白色打底,再裹以红、黑色带,使居所就像万绿丛中颗颗闪光的珍珠,格外亮艳。它绝非浪得虚名呵。
歌手呷林阿文的家近公路。院子不小,一辆黑色吉利轿车和一辆红色摩托停着。一排苞谷叶秆斜靠于坡,别有农家情致。拾级而上始入屋,房基大致呈凹形,天井居中,厨房里阿文妻子和表妹正忙碌着。来客均可在厅房参观、照相,屋梁和四壁都绘有藏胞喜爱的花纹图案,唯挂壁电视的墙面刷白。我抓攀陡直小梯登上楼顶平台,万叶秋声,溪流潺潺,鸟啼若歌,如醉图画。
在天井中,品着阿文斟满的青稞酒,嚼着他家人现做的热乎乎的包谷粑,摆起“龙门阵”。中等个头、扎着头巾、鼻挺目纯、身健肤褐、尽透英武之气的阿文37岁,全家五口,老母健在,夫妇育有一双子女,大女18在乐山念医专,小儿16正读高中。有地6亩多,种苞谷为主,兼种土头、蔬菜等。政府鼓励种植,每亩每年补贴70元。村里人也享医保,遇大病或住院自己只需承担小部分费用。他自豪地介绍:这里无严冬酷暑,日照充足,山丽水清,村民和睦,就像你们讲的世外桃源;现今家家户户每年都要用白黄红黑各色涂料刷外墙,使村寨常美,欢迎中外游客。阿文而今也多忙于接待络绎不绝的游客。见聊得亲昵,我便直问:现今年收多少?他憨厚作答:近20万元。我打趣道:阿文啊,你已步入小康啰。他爽朗地笑了。
俟阿文送我们出院埧,许是酒喝多了,或是聊兴过浓了,我这才想起他名片上的“藏族歌手”衔头,然听歌时已不允,只能心存遗憾(自我安慰此乃旅游常态也)。再回首握别阿文,但见其住所白墙上端都镶着金灿灿的边沿,那是摊晒的包谷受艳阳反射的迷人光芒;房檐下串串鲜艳夺目的红椒,也让人难移视线;雪梨树苹果树飘来的香气,又似乎在诱客留宾;而寨楼在画景中愈发显得美丽神奇、多姿多彩……阿文的家,到了丰收季;甲居藏寨,到了丰收季。秋色浓于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