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时政·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高速通了,铁路要通车了,投资者来了——~~~
高速通了,铁路要通车了,投资者来了——~~~
高速通了,铁路要通车了,投资者来了——~~~
     
2016年01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速通了,铁路要通车了,投资者来了——
“上海青”种到贵州纳雍土地上
姜燕
■ 在农业园区打工的纳雍当地贫困户不再需要到外地谋生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首席记者 姜燕

  4年前,因为一群失去父母呵护的失依儿童,本报与贵州毕节地区纳雍县结缘。几年来,纳雍面貌日新月异。去年,高速通了,贵阳到纳雍仅需1.5小时;今年1月10日,经过纳雍的铁路将运行通车。

  外界的目光逐渐投向这座小城,而在最早来到纳雍的投资者中,我们欣喜地见到了一群上海人的身影,他们用先进的微生物技术与当地的山地相结合,做循环农业和精品农业,前期建设已投入1.2亿元。

  借阶梯地形做循环农业

  “我们的专家来到纳雍一考察,立刻拍板:就是这里!” 32岁的姚旭炜的话语里还透着当时的兴奋。

  他是地道的上海人,现在的身份是贵州江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经在日本留学8年,学习微生物技术。6年前,他与日本的专家来到中国,希望能与大型企业合作,推广微生物环保技术,但得到的回应都是“技术不错,但成本太高”。

  “既然合作不成,我们索性自己做个示范出来,让别人看到效果。”姚旭炜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来到贵州纳雍。当一行人驱车来到海拔1600米的山坡上,看着云雾缭绕的青山,两山之间线条优美的梯田时,他们立即被深深吸引了。

  “这里的山势不适宜大面积耕种,但特别适合我们做循环精品农业,借助阶梯式的地形,上面养殖,下面种植,地尽其用。”姚旭炜说,这对农民脱贫大有帮助,现在一户农民只有一两亩耕地,种的都是玉米和土豆,产值非常低,如果用他们提供的有机肥改良土壤,种植精品农作物,产值将增长近10倍。

  经过一段时间的选址,姚旭炜选中距离县城约半个小时车程的居仁办事处路尾坝社区美丽乡村建设点附近,借助这里优美的环境和渐渐聚拢的人气,提升人们对他们前所未见的精品农业的认知度。

  种植区充满“上海情结”

  驱车来到养殖种植基地的“第一阶梯”,可以见到正在建设中的全封闭养猪厂,这里预计年出栏1万头。

  “厂里的猪将来吃的都是我们的微生物有机饲料厂生产的饲料,饲料厂和办公楼在县城的开发园区,已基本建成。饲料厂可以说是循环农业的起点,也是终点,它使用当地农作物的废弃物和食品加工业残渣,如酒糟、土豆皮和玉米秸秆等,通过微生物技术发酵,制成饲料。”姚旭炜介绍。

  养猪厂下一级阶梯,是一处小型污水处理场和堆肥场。养猪产生的污水经微生物处理后,一部分可用来冲洗猪舍地面,一部分顺势而下,引流入池,灌溉“第三阶梯”种植大棚里的农田。堆肥场利用猪的粪便制作成有机肥料,输送到下方种植区,改善土壤。

  来到干净整洁的种植区,11个漂亮的塑料大棚在山坳里沿纵深排开,一条水泥小道延伸向上。“我不懂农业种植,所以特别聘请了上海的团队来做。”姚旭炜隆重推出曾是上海奉贤“阳光田园”精品农业董事长的唐鸿。“当时我们一拍即和,他停掉上海的企业,和我来了纳雍。”

  “去年4月开始种,瓜果类种得比较多,南瓜、西瓜,还有日本的网纹瓜,种出来的东西不卖,到处送人,现在几乎人人都回头问‘还有吗?’”唐鸿笑着说。

  种植区里还充满着“上海情结”,上海人餐桌上常见的“上海青”,移植到了纳雍的土地上,依然欢畅地生长。

  “靠体验打开渠道,现在贵阳果蔬协会和一些五星级酒店都来预订,这样便于将来做订单农业,按量育苗,发给老百姓种,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姚旭炜说。

  效应辐射周边百姓

  姚旭炜笑着说,与贫困山区的农民打交道,还真有点困难,第一季蔬果种出来送给农民吃,他们不认得,也不会吃,要么不要,要么都给送了回来。

  所以,唐鸿在一处展示农作物的玻璃房里种植了200多种奇花异果,七彩的辣椒,几百斤重的大南瓜,白色的草莓……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吸引当地老百姓的眼球,“让他们知道农业还可以这样。”

  另有一间青少年培训中心将来主要提供给当地的学校作为社会活动场地和见习基地,从小培养他们对现代农业的认知,认识到家乡的优势和农业技术的发展。

  为了增加当地人的接受度,他们先寻找曾到外地打过工,思路相对开阔的农民到基地工作。另外,姚旭炜说,路尾坝社区有140户贫困户,这是未来首批精品农业种植帮扶对象。

  “基地培育种苗,无偿分发给农民种植,免费提供有机肥改良土壤,按照统一标准种植,最后统一收购和销售。农民投入劳动力与土地,我们投入技术,利润按比例分成。现在他们一亩地的产值最多超不过1000元,做精品农业后,每亩地的收入大约能增长8000元。”姚旭炜说。

  目前,这一项目已投入1.2亿元建设,预计今年5月全部建成试生产,届时总投资将达到3亿元。

  “珙桐之乡”笑迎八方客

  纳雍县负责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副县长郭太军介绍,厦蓉、杭瑞两条高速2015年10月25日通车后,纳雍融入成渝经济圈、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圈,这大大推动了当地招商引资的步伐,目前纳雍县经济开发园区投产企业已达31家,比高速开通前增加一倍。煤矿资源丰富的纳雍县正在推进年产600万吨煤制清洁燃料化工项目,这将成为未来纳雍发展的重中之重。

  “纳雍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低价租金吸引了产业转型的企业,也吸引了返乡创业的纳雍人。”郭太军说,纳雍有100万人口,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了本县的就业问题。

  除了吸引投资,纳雍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也吸引着附近城市的居民前来旅游。纳雍有“鸽子花城”“洞天纳雍”的美誉,每年4-6月,漫山遍野的红杜鹃渲染出绚丽的山景,如白鸽展翅般飘逸秀美的珙桐花绽放在枝头;山间奇景“九洞天”让人看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妙,彝族大土司宣慰府的遗址又展示出少数民族浓郁的风土文化。郭太军说,目前纳雍正在与重庆房车旅游公司联系,希望能成为线路中的一个营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一年,我们想说声谢谢
   第A04版:民生调查
   第A05版:民生调查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文体新闻
   第A0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金色池塘
   第A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06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08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上海青”种到贵州纳雍土地上
华东电网新能源发电 实现全额消纳
女性主观幸福感有所提升
新民晚报时政·要闻A02“上海青”种到贵州纳雍土地上 2016-01-03 2 2016年01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