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和林教授说:“先要澄清一个误区。有人认为猴子这种动物并不稀奇,其实所有猴子都是国家保护动物,最低的也是二级,而6个品种的金丝猴均为珍稀品种,都列为国家保护的濒危动物名录。”
盛教授说,猴子的第一个特性是喜欢森林,它是要在树上生活的,喜欢在树上攀援和跳跃。所以,我国的猴子主要分布在森林较多的云贵川地区,在华东,野生猴的生活范围如今已经缩小到江西、福建及浙北和黄山等小部分山区。“灵长类中很多动物我们都称之为猴,它们也是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你看,猴子的眼睛是朝向前方的,这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却与人类相同。猴子的大拇指很灵活,能与其他指对握,这便于抓取工具、采摘果实。”
“人绝不是从猴子变来的。”这是盛教授希望在猴年大力普及的一个基本常识。在一张白纸上,盛教授娴熟地画出了一棵“进化树”。“进化树”是生物分类学家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把各类生物安置在有分枝的树状图表上,简明地表示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
盛教授说,我们可能和猴子有着共同的祖先,但这个“祖先”只是在树的最底部,以后这个“祖先”开始慢慢地在树枝上分化,有一枝可能逐渐进化成了猴子,而另一枝经过了漫长的再分化、再进化,才逐渐变成了人。简单地说,人类和猴子是在同一棵树上,但绝不在同一根树枝上。这就决定了人不是从猴子变来的。
我们常常会在动物园里看到,一只猴子会依偎在另一只猴子身边,帮着捉虱子。果真是这样吗?盛教授说,春节里如果我们再去赏猴,可别被这个假象迷惑,它们可不是在捉虱子,而是在拍马屁。
盛教授解释说:“猴群内部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下级’讨好‘上级’是生存的需要,这就是它们的社会活动。猴子是群居动物,只有从王位上败下阵来的老猴子,才孤苦伶仃郁郁而终。但可惜的是,现在它们群居的自然范围由于受到人为干扰,已经大为缩小了。”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