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3: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本版列表新闻
~~~——评历史京剧《贞观盛事》青春版
~~~——评历史京剧《贞观盛事》青春版
~~~——评历史京剧《贞观盛事》青春版
     
2016年03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先死学而后活用
——评历史京剧《贞观盛事》青春版
戴平
  ◆ 戴平

  尚长荣的“命运交响曲”后半部,有两个乐章特别动人:一是1987年应邀加盟上海京剧院,主演历史京剧《曹操与杨修》,接着主演《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分别获第一、三、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并囊括了中国戏剧节所有重要奖项,被称为“尚长荣三部曲”,尚老也因此登上了当代京剧表演艺术家之巅;另一个乐章是在卸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后,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青年演员,排练青春版新编历史京剧。继排《曹操与杨修》后,又排《贞观盛事》,他谢绝了院外所有的邀约工作,对青年演员进行“口传心授”,以排戏带出人才。

  近日,《贞观盛事》青春版上演。我深感尚长荣的“命运交响曲”正在演奏的“传艺”乐章,极具华彩。上海京剧院大力支持尚长荣传承他的艺术精髓,也是有识之举。

  舞台上,经典的《贞观盛事》显现出青春版的瑰丽耀眼的异彩,青年演员们做到了死学而后活用,传承又出新。尚长荣饰演的魏征,虽仍是花脸,但不同于曹操和于成龙。这个人物有厚重的思想内涵,既忠君爱君,有胆有识,又懂策略。表演的难度在于准确地诠释魏征的人文气质。以净行演绎魏征这位“谏议大夫”,兼有做表繁难的架子花脸和唱功吃重的铜锤花脸的特色,还加入了老生的韵味。上下两场分别饰演魏征的青年演员董洪松、杨东虎,表演同中有异,他们把尚长荣兼学“侯”、“裘”两派取得的成就,准确地传承下来了,做到了尚老师所要求的“死学而后活用”。董洪松重在铜锤花脸、杨东虎重在架子花脸,两者合起来,成就了“声、韵、情”三者兼备的魏征。

  青春版《贞观盛事》既有原汁原味的传承,又有适度的创造。死学后活用是辩证法。在“活用”之前要“死学”,传承方能成功。董洪松、杨东虎的表演,除有花脸功力外,又向老生行当借鉴唱念。同台的青年演员还接受了李春城、夏慧华、陈少云等7位名家一对一的精准指导。傅希如、田慧接棒挑大梁,不负众望。两人扮演唐太宗和长孙皇后,形象高贵大气,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把握准确,唱做出色。青年演员王盾扮演太监唐公公,虽然是一个小配角,却入戏很深……

  剧中最后一场唐太宗夜访魏征,尤其出色。在清月如钩的情境之下,两人再次见面,由尴尬、拘谨到融洽。继而有魏征和唐太宗两句对话。魏征问唐太宗:“我的脸是不是很狰狞?”唐太宗回答说:“很妩媚。”接着两人对视,由嘿嘿讪笑到纵情大笑。同样是大笑,展示了两人特殊的友谊,展示了君臣的不同的心态。魏征的笑,深感唐太宗毕竟是一位深谋远虑的英主,痛切地谏言曾深深激怒了他,但唐太宗终于接纳了自己的诤言;唐太宗的笑,展示了他对魏征犯颜直谏的赞赏,展示了他从善如流、克制私欲、毅然端正世风的明君的胸怀。李世民接过魏征编撰的《晋书》,发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的感慨。

  观今宜鉴古,精彩的历史剧有永久的魅力。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第A03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第A04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评论/专栏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聚焦/文体汇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6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基金纵横/汇市金市
   第B08版:金融城周报/上海物业/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C06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C08版:家装专版
莎士比亚的台词为何这么冗长?
《美人鱼》:童真的悲剧与悲剧的童真
先死学而后活用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C03先死学而后活用 2016-03-05 2 2016年03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