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新民健康/慢病
     
本版列表新闻
~~~熬夜抽烟易“伤心”,小心引来心梗
~~~熬夜抽烟易“伤心”,小心引来心梗
     
2016年04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十岁的人,七十岁的心脏
熬夜抽烟易“伤心”,小心引来心梗
吴瑞莲
  ◆ 吴瑞莲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超重、吸烟、熬夜,都可能让你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后备军”。上海远大心胸医院院长张大东教授指出,如果拥有以上一种危险因素,并不一定会发生心血管疾病,但是拥有的危险因素越多,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越大。此外,现代社会,压力和机遇并存,猝死与风险相依。高强度、高压力、高紧张、持续过劳的工作状态日益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再加上吸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心功能更是难以平稳运行。

  抽烟熬夜导致心血管疾病年轻化

  陈先生虽然才50多岁,却是一个地道的老病号,而且都是重要器官的病变。他曾经是火车上的机要通讯员,但年轻时候的一些生活经历让他染上了诸多疾病,如心血管堵塞、冠脉痉挛、胃炎、支气管哮喘、肺炎。

  六年前,陈先生开始反复出现胸闷、胸痛,位于心前区,对他来说,持续六年多的心前区胸闷胸痛,就像是一个恶魔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经过冠脉造影后发现一根血管竟然狭窄90%以上。张大东教授指出,像陈先生这样的情况,要想保命,还得接受支架手术。

  此前,陈先生还做过右下肺阻塞手术,如今患有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咳嗽变异性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对于为什么身体变成了如今这般状况,陈先生颇有感慨。“我原来是火车上的机要员,工作就是夜里居多,熬夜是生活常态;另外,三餐不定,经常吃方便面,调料包里的辣油也是‘帮凶’。再加上一直吸烟,不仅危害肺部,还殃及到其他器官。”

  张大东教授表示,目前心肌梗死发病率越来越趋于年轻化。经常抽烟、喝酒、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重了心脏负担,为以后诱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梗埋下了隐患。

  “其实,吸烟比饮酒对心脑血管病的影响更大,是极其危险的因素之一。”张大东说,吸烟可严重影响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因此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严遵医嘱,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戒烟,当然酗酒也是不可以的。即使还没患病,也要逐渐减少吸烟次数与支数。

  据介绍,脂肪提供的能量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含饱和脂肪多的膳食也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膳食结构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心血管健康,“忌口”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也至关重要。

  焦虑小情绪也会给心脏“施压”

  张大东教授介绍,如果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太过兴奋,会导致心脏负担过大,心率增快,甚至产生心律失常。长此以往,如不及时调整,心脏则会受到损害。“部分突发性心脏病患者猝死就是因为连续熬夜、情绪激动、紧张状态,诱发了神经功能失调、冠状动脉痉挛,心脏突然间缺血而猝死。”

  张大东教授指出,心理因素也是引发心脏疾病的重要因素。“为生活奔波、缺乏安全感,会让人感到紧张和焦虑。当人抑郁、焦虑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睡眠,进而对心血管有一定影响。”张大东认为,心中怨气如果不及时宣泄出来,会导致身体紧张,进而引发血压上升,最终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

  此外,有些年轻人熬夜加班,为了提神就会过量喝咖啡,但是人体本身对咖啡因敏感性很高,只要喝一杯咖啡就会影响晚上睡眠,这样刺激了交感神经,再加上过度疲劳,这也助长了心脏病病发。因此,专家建议因人而异适度饮用咖啡。那一天喝多少杯咖啡算是安全?张大东教授表示,还需因人而异。“有人喝三杯咖啡也没问题,有人喝一杯就整夜睡不着觉。这就说明他对咖啡因敏感,这种人就不要喝咖啡了。”

  40岁以后建议每年查一次心电图

  张大东教授建议,对于因压力诱发心脏病的人群来说,减压就是其护心秘诀。别让工作完全替代了生活,不要将压力发生办公室传染,层层“染病”。建议一段时间内,进行适度的放松活动。对于“高压”人群而言,当个人解决不了负面情绪时,应及时向心理医生求助。

  另外,40多岁的人最好每年进行一次心电图的检查,建议除了做心电图检查,家族中有心脏病史的人及出现过心慌、心悸等问题的人还要做心脏超声检查,以及冠状动脉CT检查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可检测到心脏结构异常的疾病,而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可检测出心脏血管病变的情况,早发现早治疗。

  据了解,心血管疾病发病前,有很多症状都容易被忽视。张大东教授提醒,如遇以下十种情况,千万不能掉以轻心:1.经常感到心慌、胸闷;2.劳累时感到心前区疼痛或左背部疼痛;3.起床时一下子坐起,感到胸部特别难受;4.饭后胸骨后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5.晚上睡觉胸闷难受,不能平躺;6.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有明显胸部不舒服的感觉;7.走路时间稍长或稍快,感到胸闷气喘,心跳加快;8.胸部偶有刺痛,一般1-2秒即可消失;9.爬楼梯或做一些原本很容易的活动,感到特别累,需歇几次才能完成,且感到胸闷气短;10.浑身无力,不愿说话。

  专家简介

  张大东

  主任医师,上海远大心胸医院院长。

  上海市郊区心血管病研讨会主席,心脏病急重症论坛坛主。曾两次到法国贝藏松大学医学院进修冠心病和风心病的介入诊疗技术。

  曾被誉为上海瑞金医院冠脉手术金牌医生,荣获过国内两个心脏病学大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谷雨时节全身酸痛小心“湿邪”缠身
五十岁的人,七十岁的心脏
新民晚报新民健康/慢病B03五十岁的人,七十岁的心脏 2016-04-25 2 2016年04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