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新民眼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4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能汽车何时才能开进我们生活
潘高峰
  今天上午,北京车展开幕,一大批智能汽车亮相展台。

  智能汽车、互联网汽车、超级汽车、未来汽车……近年来,与汽车智能化相关的名词已刷爆眼球。但究竟什么才是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普及依然艰难的今天,智能汽车落地究竟还需迈过几道坎,才能开进普通人家?来听各界的说法。

  “智能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是一场革命。”

  ——上汽集团副总裁兼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王晓秋认为,汽车智能化的第一步是变成智能空间;第二步是实现电动化以及完全自动驾驶,届时汽车行业的生态和商业模式都将发生本质改变。而完全自动驾驶,离不开城市智能交通体系以及5G高速网络,乐观预测应在2030年前后才会实现。

  “2035年前,全球将有1800万辆汽车拥有部分无人驾驶功能,1200万辆汽车成为完全无人驾驶汽车,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市场。”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研究报告预测。

  “智能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最大区别,是通过搭建平台实现硬件与多种软件的自由组合。届时,汽车可以像智能手机一样进行系统更新,通过下载软件实现多种功能。”

  ——智车优行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沈海寅认为与车企老总从技术上划分传统汽车与智能汽车不同,互联网企业更多着眼于平台和生态。

  “诺基亚、摩托罗拉也曾推出过智能手机,但iPhone问世后,才真正进入智能手机时代。”

  ——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王坚认为,目前推出的所谓智能汽车,互联网只是汽车的一部分功能,只有当互联网成为汽车的一部分时,智能汽车时代才真正开启。届时,车会越用越好,功能越用越强大,并不断产生新的价值。

  “我们明白,在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默许已经是最大限度的支持了。”

  ——除了资质,智能汽车面前的坎儿还有公路划线不规范、省际间道路标识不统一、法律法规滞后……长安汽车副总裁李伟坦言,此次长安进行2000公里高速公路无人驾驶测试,提前咨询了沿途各省的道路交通主管部门,得到的答复都是“不置可否”。

  “中国的道路情况具有自身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亟须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自动驾驶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否则国内企业将丧失智能汽车带来的历史机遇。”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呼吁,应由政府主导,成立自动驾驶和智能互联相关的项目组,制定中国车联网和智能互联汽车的发展战略、技术路线、相关标准、产业政策并进行立法,尤其在交通执法、保险责任、黑客侵袭等方面。此外,还应在城市规划方面有所准备,包括基础设施改造、智能交通规划、智慧城市规划等。

  本栏编辑 潘高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思南路上的书香梦想
声音·八方
智能汽车何时才能开进我们生活
新民晚报新民眼A03智能汽车何时才能开进我们生活 2016-04-25 2 2016年04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