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牙十多年,每天喝粥度日,生活没滋味!”
“活动假牙嚼东西很费劲,吃什么都不香,没味道!”
“牙掉光了,饭越吃越少,药越吃越多,真是折磨人!”
牙齿缺失是一种很常见的口腔疾病。许多中老年朋友或多或少都有上面的感触。“饭桌上,吃东西咬不动,嚼不烂,想吃的不能吃,生活大打折扣”。缺牙是降低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重大因素之一。缺牙者常以“囫囵吞枣”的方式进食,这样会增加胃肠道负担,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严重者患胃癌、肠癌的几率增加;患心脏病、胃病、糖尿病、心血管病和关节等疾病的概率也大大高于牙齿健全者。
缺牙竟致老年痴呆,子女悔恨
李老伯15年来陆陆续续掉了十几颗牙,几个残牙也摇摇欲坠,才68岁就患上了老年痴呆。后来,随着病情加重,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最终失去自理能力。老伴照顾他也累得浑身是病。
上海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委员、原九院种植专家王申解释道,李老伯的老年痴呆很可能祸起“缺牙”。人每天吃饭要进行数万次的咀嚼运动,而这种运动通过神经把感觉传到大脑,就像为大脑做运动一样。当牙齿掉落后,牙齿与脑部的神经反射弧消失,大脑不能接受到足够的来自牙齿的神经刺激,支配牙齿的神经中枢就会萎缩,大脑接受不到相关的刺激,久而久之容易患老年痴呆症。如果缺牙老人早知道缺牙还会引起老年痴呆,早就该把缺失的牙齿处理好,可惜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错过上佳时期,受苦多又费钱
据了解,牙槽骨的作用之一就是支持牙齿,天然牙通过牙根将咀嚼力传递至牙槽骨,刺激牙槽骨的生长。若患者长期处于缺牙状态,牙槽骨必然会发生吸收或萎缩,最后造成骨量减少,甚至出现骨倒凹、长度缩短、高度降低等。剩余的牙齿因过度受力或受力不均,容易引起塞牙、牙齿松动等牙周疾病。此时,如果患者想处理缺牙,医生必须采取更为复杂的方式才能完成,患者受的苦也多,经济花费也更大。
处理缺牙不是简单工程,需谨慎
目前有种植牙、活动假牙、烤瓷牙三种方法处理缺牙。对于缺牙者,可能这些处理方式都适合,也有可能只适合某一个或两个处理方式。患者在选择之前,应该详细了解每种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它有无“近远期碍害”。
“一般来说,牙齿缺失后最好在半年内到医院检查。”王申说,此时牙槽骨条件较好,更有利于骨结合。处理缺牙前,牙医会为患者全面检查口腔,评估其牙齿的稳定性与耐用性,邻牙松动的进行固定或拔除,有口腔炎症的要做洁治消炎,还会给予患者正确的口腔保健指导和护理,来遏制其他牙齿脱落,防止“老掉牙”的发生。
读者朋友如果有更多疑问,可以拨打新民健康爱牙热线:021-62476396,连线专家解答回复。也可关注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爱牙讲座信息及更多爱牙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