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饭店、牛奶棚的蝴蝶酥,西区老大房的鲜肉月饼,杏花楼、利男居的特色糕点,悦来香的玫瑰饼,百诺的迪斯尼巧克力,山林食品的大红肠,零食多、来伊份的零食……记者在展会上看到,上海特色旅游食品品类丰富,既有老字号经典产品,也有新品牌的创新产品,但其在游客心目中的知名度显然还差一口气。
“相比提到台湾就想到凤梨酥的熟稔,上海确实缺乏有代表性的旅游食品。”高克敏表示,上海特色旅游食品需要更高的知名度和辨识度,为此协会计划在今年夏季举办蝴蝶酥大奖赛,以比赛提升人气。“上海有近百家企业制作蝴蝶酥,其中不乏知名品牌,再加上它易于携带、口感好,很有潜力。”
从2010年开始,上海市食品协会、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和上海市食品学会就联合开展了“上海特色旅游食品”的评选,至今累计评出了138个产品。高克敏告诉记者,“双手捧出白玉兰”的统一标识近期获得工商局的商标认定,今年这些产品都能统一使用了,方便海内外游客辨识。《上海特色旅游食品2016-2020发展规划》更指出,到2020年上海特色旅游食品销售额将达到150亿元,要实现上海市主要商圈、机场、火车站、旅游景点都有“上海特色旅游食品”专卖店(点、柜)。对此高克敏透露,要用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推进发展,“我们下一步计划在各大景点设立电子屏,既能展示又能销售,游客只要轻轻一点,上海特产就能送货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