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递交时间变成了一场品头论足的研讨会。针对于如何描摹中华文明先驱的精气神,“风格”“形式”和创作的基调如何统一,艺术家笔下各有神通,雏形已备。这让项目工程领导小组在翻阅了每一张画作后,给出了总体满意的评价。
研讨会后,艺术家们还是希望文字研究者从文本的角度,再提出一些新要求,以便之后再做加工。
艺术家如何创作的?
上个月的23日,《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工程》连环画创作第一期签约仪式在上海中国画院三楼会议室举行,一个月过后,参与创作的10多位画家在同一房间递交初稿。
从造型上看,参与连环画创作的艺术家们统一了理论认识,回归到了用人的笔触去描摹中华先祖的英雄外形,而不再纠结于古籍中的眼睛的数量、角的数量等,抹去了古里古怪的妖气,以浩然、健美、坦荡的精神面貌,赋予给了每一位创世神话里的中华英雄。
从第一批递交的成果看,这套连环画绘本必将区别于日本的、韩国的、欧美的动漫风格,而成为一套独一无二的中国风的连环画绘本。
更令人欣慰的是,年轻的艺术家果真带来了一些造型上突破,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让韩硕、奚阿兴、施大畏等连环画高手感到了后浪推前浪的压力,这也是研讨室的氛围充满愉快的。“他们的画法已经和我们大不一样了,但又和主旨相当吻合,让人看到一个体系里的不同形式的个性表达,都是些花费了巨大心力的认真创作。”施大畏说。
每一位艺术家需要创作30余张同一主题的连环画,起始的2张是创世神话艺术创作工程的“地基”阶段,验收完成后,他们还将完成其余28张左右的创作。
创作进度如何规划?
这个成果是非常直观的,十几份二十多件的第一批连环画模样,已经初步成型了。这批作品不同于市面上某些粗制滥造的速成品,是带有贺友直精神的工匠式连环画创作。艺术家们都耗费了心血,画出了这个时代里,大家各自对中华创世神话的独特理解。
组委会部分专家认为,艺术家的个性表达不统一,这个不妨碍长篇连环画的完成。最宝贵的是这些从无到有的初稿,可以为今后的连环画做出探索,建立起一种受到公认的中国式连环画的审美标准。
施大畏表示,中华创世神话有创世纪的基调,这种基调在签约一个月后就召开二次研讨,希望艺术家们再探讨一下,大家还需要再往同一个基调上去倚靠。以后绘画大创作和启动动漫创作前,都能依仗这一条轴线。罗马史诗是一种基调,堂吉诃德是另一种基调,这种基调,是让读者对中华创世神话有一个完整的判断。“有了总体基调,我相信这套丛书一定能够精彩。”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