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十几天的病。奇怪,我反倒坦然、静然、安然。这是为什么呢?
身体好的时候,脑袋不停,双手不停,似有无数的事在等着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可惜人只有两只手,做不完,焦急、自责就都来了,好像有谁在后面催着。这个时候,身体是完全被忽略的,忽略到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他的《幸福达人》里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还记得那几个过目难忘的字:舒服地小便。由此引发出来,人能“舒服地小便”那是幸福,因为这表明身体的器官没有毛病。而健康,就是“感受不到全身器官的存在”。作为一个医学专家出身的作者,渡边对身体与人生幸福关系的分析与认知,是很独到也是很让人警醒的:是啊,在好受的时候,对于身体的每一个器官,比如说胃、喉,比如说心脏、肾脏、肝脏——人们是难以感受到它们的存在的。它们在日夜地、辛勤地为主人工作着;然而,当某个器官出现了疼痛或者其他不适时,你才注意到它,感觉到它的存在。
生病时身体当然不好受,但是它的存在这种感觉却提醒了我:有时候,人,必须要停一停,静一静,放一放。停下来,静下来,放下来,心变得安然。想想挺有意思:人,往往在“身安”的时候,心思就像长了草,躁动不安;而一旦身体不安时,反倒容易心安下来——原来,并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
就此有了一个结论:生病,有时不一定是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