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近年政府在简政放权上着力不小。然而,由于各级政府部门背后还挂靠着形形色色的行业协会商会,简政放权中,一些本该放给社会的权却最终有意无意“漏”到了这些行业协会商会手中,好不容易为市场腾出的空间却被一些中介阻隔,使得简政放权打了折扣。
鉴于此,日前,上海的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脱钩改革正式拉开序幕。首批试点245家行业协会商会,将于今年9月底完成脱钩,以此摘掉这些行业协会商会“二政府”的帽子。而具体办法就是“五分离、五规范”,包括取消挂靠关系、取消财政拨款、现职领导干部不得在行业协会商会兼职、领导干部退(离)休三年内一般不得到行业协会商会任职兼职等有力举措。
这无疑是上海市场化改革的又一招大棋。平心而论,实施这项改革实非易事。这实际是将简政放权进行到底,对政府部门利益实施彻底切割,将该交给市场的彻底交给市场,不让本该下放的权力有最后的空间,不藏“私房权”,不赚“私房钱”。这无疑需要有一股子“革自己的命”的巨大勇气和决心。
上海当前正积极推进“四个中心”、自贸试验区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一些行业协会商会对市场化改革成果的抵消效应不容小觑。新常态下,亟需社会活力释放、经济效率提升,但有的企业在实际运行和审批中,感受到的不是行业协会商会的高效贴心服务而是“牵绊”。列身政府身后,一些中介机构的公信力也堪忧。如何防范行业协会商会异化,政府自身革命须“宜将剩勇追穷寇”。
关键是构建行业协会商会真正自主发展的政策体系,使其服务企业、规范行业的功能得以切实发展,而不至于成为某些政府部门利益套现的“手套”。这就要切实切割政府部门与这些行业协会商会之间的人员任职、资金拨款机制,完善职责分工等机制,从以往的挂靠政府部门名下转向保障行业协会商会独立平等的法律地位,从政府部门“遥控”转向以章程管理为核心的基本制度体系以及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如此,行业协会商会才能真正承担很多政府无法实现的职能,成为撬动行业发展活力的支点。
当然,放手不是放任,而是让政府更专注于单纯的裁判角色,对行业协会商会乃至行业实施更加公正有力的监管。这要求政府在脱钩改革的同时,一方面要细化政府和行业协会商会各自的职能清单和监管措施,决不能以行业协会商会取代政府对行业的监管,更不能使行业协会商会本身处于监管空白。另一方面,则要从法律和政策体系上预先为行业协会商会健康规范运行构建基石,确保行业协会商会公正透明运行,秉持在行业发展中的客观公正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