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6年06月2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求放过
王文佳
  王文佳

  每到入夜,上千只萤火虫和着蛙鸣在草丛中漫舞——这个童话世界般的场景最近出现在上海奉贤南桥镇。集体搬迁后凋敝的村落成了众多小动物的生存乐土,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兴奋地提出希望在此建立萤火虫公园。

  昨天,这篇刊载于晚报焦点版的稿子编辑是我。坦白说,关于需不需要把具体地点做虚化处理,我纠结了很久。有些担心,南桥镇重蹈南京紫金山的覆辙。

  3年前,扬子晚报率先发现了紫金山上的大片萤火虫。市区就能观赏大面积萤火虫,很多人的儿时记忆瞬间被点燃。报道甚至没有透露具体的观赏位置,可消息还是从微博走漏。紫金山一夜间成了热门景点,一小时能涌入五百人,手电筒、抓捕工具、长枪短炮闪光灯也纷纷上阵,结果是,萤火虫集体“关了灯”,成片死亡。

  在环保人士的声讨中,紫金山这两年野蛮赏萤的现象有所收敛。但其他省份却涌现出不少硬着头皮逐利的“后来者”,杭州、武汉、青岛,商人们打着“放飞萤火虫”的浪漫旗号,把一处抓来的萤火虫运到另一处粗犷式“放飞”。观众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但活动却大多在“人比虫多”“手机比萤火亮”“萤火虫成批死亡”的尴尬中惨淡收场。

  最让人痛恨的还不是让萤火虫被迫易地而居,重新经历自然选择的短视商家,而是部分家长。为了让孩子更近距离地看,他们抓捕萤火虫,甚至教孩子捏萤火虫尾部,让光更亮。门口5块钱一个的捕萤网一天能卖上千个。小贩钱袋鼓了,可孩子的童年里关于萤火虫的记忆却和猎捕、杀戮、死亡这些血腥的词汇绑定起来。

  相比之下,我的童年幸福得多:在夏日的夜空下,蹲守在路灯照不到的草丛旁,等待忽闪着荧光的萤火虫一只、两只、三只从身边飞过,不敢出声,怕扰着这些行踪不定的小生灵。现在想来,那仍旧是美好的守候。

  就地保护奉贤本地的萤火虫,在规划中的绿地公园中辟出一块建立萤火虫公园,想法是好,但如何不让“萤火虫的家”沦为“萤火虫之墓”,我们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可行的方案有很多,比如学习美国大雾山国家公园,严格限制每年的观赏人数,学习日本和中国台湾,让赏萤成为一个特色,而不是一次猎奇。

  我只是希望在那之前,我们能多给决策者一些时间,也给萤火虫一些空间,别私自去奉贤打扰了它们的交配,它们的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新民资讯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2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法谭
   第B02版:新民法谭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广告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摩登
   第C04版:潮事
行业协会须与政府切实脱钩
可贵的留白
“拖油瓶”
求放过
广告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求放过 2016-06-24 2 2016年06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