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定制
今年是大邱国际音乐节十周年庆典,组委会对《海上音》极为重视,不仅把它与英国、俄罗斯、斯洛伐克等国的剧目同分在专业组角逐最高大奖,还提供了当地最大剧场供演出用。为了回报韩方的热情,更为了拉近与韩国观众的距离,主创人员开动脑筋,终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他们根据真实历史,在全剧中量身定制,特意增加了一个当年曾经在国立音专求学的朝鲜著名音乐家郑律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曲作者)的形象。
果然,每场演出,当“郑律成”同学出场,用韩语“哈尼阿赛哟”(你好)向老师问好时,总会引起全场的笑声;而当他决定投笔从戎,参加抗日时,又能博得全场掌声,可谓戏份虽然不多,效果却非常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理事长张益铉对此评价道:“这个主题很好,很容易被韩国人民接受,并被两国人民分享。”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海上音》目前在韩国观众网上投票中被列为最高的五星级,暂列榜首。
全力以赴
昨天是《海上音》在韩演出的最后一天,下午3点和晚上7点连演两场,让人担心会否影响演员状态?男主演胡迪当即表示:“放心,我们绝对不会掉链子。”女主演王梓庭也是信心满满:“我们有这个实力,我们会竭尽全力。”最终说到做到,发挥越来越好。
首场演出前,第一小提琴朱玥突发急性肠炎,发烧至39.6℃,但她在前往医院输液退烧后,坚持来到剧场参加演出,并保持了很高水准,被大家夸为“拉得最好的一次!可她自己在拉完最后一个音符后已瘫软在椅子上。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抵韩首日,3个学生坐出租车被追尾,一个眼角缝了6针,一个颈部带上了护套,还有一个受伤了,但没有一个缺席一次排练演出;航班误点七八个小时的,抵达大邱后也是直奔剧场,投入排练;负责字幕的一位女生已经报名参军,依然競競业业,全体学生返沪的第二天就将参加期末考试,应该说,这次赴韩演出的全体人员都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特派记者 谢炯(本报大邱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