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生性不喜欢外出,加上平时比较忙,朋友相约去青海已经答应了三年,终因种种原因没有成行,去年8月再也拗不过去了,几个要好的朋友结伴去了青海。我们一到西宁的第二天就驱车前往青海湖,一路上,只有平时电视里、画报上看得到的情景一一呈现在眼前。宽阔的大草原,蓝天白云间成群结队的羊群、牦牛群与人同行,与车同行。这里的交警不仅要管车辆,还要管羊群、牦牛群,指挥车辆给它们让路。到了青海湖,这风景真是美不胜收,据说青海湖的颜色是根据气候而变化的,在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
夏秋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清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像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有幸的是我们那天正好遇上少云的晴天,一望无际的湖水碧绿碧绿,湖对面是大沙漠,在阳光的照射下灿灿发光宛如一条金色的飘带。坐着游轮荡漾在一望无边的湖上令人心旷神怡。到了冬天青海湖全部结冰,游人可以步行到对岸。青海湖只生长一种鱼,当地叫皇鱼,不准食用,因为此鱼生长期很长,在当地属于被保护的水产。
人们都以为两弹一星的发射地在酒泉,但鲜有人知青海还是当年两弹一星的指挥部。我们有幸来到了当年钱学森、张爱萍指挥导弹发射的办公地。该指挥部在青海的原子城,它的上面现在是原子城邮电局的办公所在地,据说当年邮局刚刚在此办公时并不知道下面有个地下室。
这是一个不起眼的地下室,沿着楼梯下去,一间一间房间呈现在眼前,很难想象当年他们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创造震惊世界的奇迹,现存的设备看上去是那么的简陋,但却很适用,至今都可以发挥作用。我们来到钱学森、张爱萍当年的办公室和卧室,两张木桌,两张木床,所谓的防辐射衣服就是普通的工作服。比我们看到的农民工生活条件都差。
看看这样简陋的设备,我们不禁对当年从事导弹事业的科学家肃然起敬。地下室共有四层,可容纳10万人,当年也是战备的一个好去处。
青海的人看上去淡定得很,西宁外出打工的人并不多,这里的人也比较容易满足,牧民从事养殖业政府还有补贴。
在西宁的三天没有看到过一起吵架、打架事件。城市管理也是可圈可点,街上也有流动摊贩,一般是根据区域划分,几个主要干道不允许摆摊设点,凡允许摆摊设点的地方,摊车也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制作,统一式样,对市容市貌并无大碍。
地处湟水谷地的西宁人,同样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恪守者,而且,由于地域偏远,经济落后,许多内地的文明之风、新潮之风、开放之风吹到这里时,已经成了毛毛细雨。反过来,这里的人还保留着许多在内地已经消失殆尽的传统礼仪、民间习俗。人们怀着一颗敬畏之心遵循着这些礼仪,遵循着孔夫子“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古训,以此规范着西宁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准则。
晚上西宁市十分热闹,跳广场舞的、表演街舞的、溜冰的应有尽有。男女老少和着音乐一起跳、唱。活动场地比较集中,因为在商务中心,远离居民住宅区,不存在扰民。比起繁荣热闹的上海,青海有别有洞天之感,三天的旅游虽然结束了。但大家都余兴未尽,这不今年8月结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