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与一位新闻界前辈闲聊,他给我出了个“点子”——关注中国农家乐产业的环境隐忧。
他这个“点子”我完全赞同,以我的所见所闻,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生态隐患。
这位前辈自己的经历是,他到江西一个山村里旅游,一条风景绝佳的溪流边开了长长的一排农家乐,而产生的污水都排进了溪流里,甚至垃圾也往里扔。此情此景让他心痛不已。当他在太行山,在新疆旅游的时候,也目睹了相似的问题。
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在内蒙古草原旅游的经历。全程有两晚住宿在草原上的蒙古包里。所谓蒙古包就是蒙古包模样的一间间独立的客房,有一个巨大的蒙古包作为餐厅,再配一些工作用房就是一个完整的“草原客栈”。很多蒙古包客栈还配套骑马、草地车等游乐设施,如此住宿游乐便一应俱全了。一路上,我所经过的草原上这样的蒙古包群相当多。
但我一直在担心和疑惑的是,这些住宿餐饮点所产生的垃圾和污水都是怎么处理的?每个蒙古包群都相距很远,多则几十上百公里,不可能建成统一的地下污水管线,垃圾车来收集似乎也不太现实。而一个“草原客栈”一年产生的垃圾和污水是非常惊人的。
无数游客来到内蒙古,感叹大草原的壮丽,但同时也给草原留下了负担。我走在草原上,哪怕在渺无人烟的地方,经常可以看到瓶瓶罐罐,塑料垃圾。这倒也罢了,我最担心的是污水直接排入地下水系统,那么内蒙古大草原底下古老纯净的地下水必然要受影响了。
因为行色匆匆,以上仅是我个人的推测。但哪怕当地的草原旅游企业都有环境保护的规则可循,在中国,环境方面的违法造次者总是不会缺席。哪怕有一家或者几家旅游企业犯规,都会对美丽的大草原造成巨大的伤害。
希望每一个走进偏远风景区的游客心怀环保意识,同样希望景区里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心中想的不仅是5年10年,而是50年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