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蕴含更深一层的原因
卢慕贞在南京的日子里,悉心照顾孙中山的生活,从不抛头露面,人们难见她的尊容,以致人们把她和孙中山的另一位革命伴侣陈粹芬相混。此时虽说夫妻团聚,其实也是离多聚少。因为从临时政府诞生起就面临重重困难,既有帝国主义列强的逼迫,又有袁世凯北方势力的压力,孙中山日理万机,许多时光都是在大总统办公室度过的,没有时间与夫人谈论私情。而对卢慕贞来说,她的许多时光常常是在牵挂忙于国事的丈夫中度过的,幸好两个女儿时常陪伴左右,也结识了一些新朋友。当时,黄兴的夫人徐宗汉与卢慕贞是香山县同乡,在不长的日子里,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姐妹之情。
夫贵妻荣。孙中山身为临时大总统,长期颠沛流离的卢慕贞此时尽可安享幸福生活。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3月25日,卢慕贞在两个女儿陪同下离开南京返乡,次日抵上海。据3月26日上海工部局警务处《警务报告》记载:“孙逸仙博士的夫人及家属于昨日晚7时45分自南京乘专车抵沪,他们将住在静安寺路哈同先生寓所。”卢慕贞在上海的活动以及她究竟逗留了多少时间才南下的,没有史料记载。她告别南京,常人难以理解,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她不习惯南京的生活,其实还蕴含着更深一层的原因。对此,台湾学者庄政教授有过十分精辟的分析:
溯自乙未广州之役败后逃难,孙氏家族流亡异域十七载。这一为革命而离多聚少的特殊家庭,理应非常珍惜这段人生最难得的欢愉时光。从而获得长期以来为革命而到处流浪、备尝艰辛,所获得些许精神上的补偿。惟以民国初建,百废待兴,中山先生就任大总统后,日理万机,因公而特忙,精神压力奇重,实在抽不出很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卢夫人侍姑及抚育子女,精理家务,贤劳备至,尤于寄居海外期间,吃尽了苦头。革命建国后,妻以夫贵,尊为国家元首第一夫人,大众莫不投以向慕、倾羡的眼光,总认为大总统的眷属会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无奈卢夫人生性好静,且较孤僻,她是一个旧式妇女,做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绰绰有余,但对政治性的应酬则毫无兴趣。在冠盖京华的政治中心石头城,面对中外贵宾如云似海的各种政治场合,对自幼缠足梳髻的她来说,与其说是一种无尚的尊荣,倒不如说反而是种精神上的累赘,她很想摆脱了它。而重温一向平静、淡泊、与世无争的自我生活。她颇有自知之明,既然不能配合夫君,协同领导诸种政治活动,乃逐渐萌生知难而退的念头,这也就是后来她为什么慨然同意跟先生分手的重要因素之一。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接着率领胡汉民等人,并携两女考察湖北、广东等地。5月27日,孙中山携两女、秘书宋蔼龄回到阔别17年的故乡翠亨村,和大哥、大嫂、妻子等亲人团聚。他在故乡逗留三天,即告别兄嫂,携卢慕贞母女到各地考察。6月18日,孙中山一行乘高丽轮经台湾基隆赴上海。
袁世凯以会商发展铁路计划为由,邀请孙中山北上。8月18日,卢慕贞母女随孙中山从上海启程,经天津抵北京,受到隆重的接待,袁世凯还特地选了一座洋房供孙中山一行下榻。孙中山全家畅游各地名胜及前清宫殿名园,度过了一段难得的美好时光。
1913年2月,袁世凯为了笼络孙中山,特授他“筹划全国铁路全权督办”,为此,2月10日,孙中山以全国铁路督办身份,从上海抵日本考察实业、铁路状况和进行筑路借款活动,并试图促成中日缔结同盟,共同对抗俄国。3月初,卢慕贞也携女前往日本。
孙中山在日本是受人瞩目的新闻人物,尤其此行是他卸任临时大总统后,肩负重任访问日本,自然受到日本媒体的关注。3月 12日,《大阪每日新闻》刊登了一张3月10日他抵大阪与欢迎者的合影,说明的意思是“孙逸仙氏来大阪访问”。同时还刊发了一篇题为《孙逸仙的夫人来访》的报道,详细记述了卢慕贞抵日后的活动及在大阪与孙中山亲切会面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