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那段青葱时光
谈到自己曾经大学寝室的室友,市民朋友们普遍表示,“怀念那段青葱时光”。
“和寝室兄弟们处得都挺愉快的。”一位市民回忆起了他的“寝室岁月”,“室友们都很可爱,放在桌上的钱包,一年都不会有人去动。但是放在桌上的零食,可能不到一秒就被抢走了。”
还有市民表示,“大学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珍惜和室友在一起的时光。”
每人爱好习惯各不同
高校学生来自天南海北,爱好习惯各不同。不少市民都赞同根据兴趣爱好来安排寝室。“这样既可以拉近室友的距离,也能拓展学生自己的视野。”市民表示,如此安排既能和谐寝室关系,同时通过不同专业的视角,也能让学生提升不同领域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也有市民表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本来就是因为爱好或是习惯类似才能走到一起。”市民表示根据爱好来分寝室符合规律,也十分人性化。
但也有市民指出,按兴趣爱好划分寝室容易划分出小群体。“大学毕竟是个小社会,你不可能只跟几个室友玩。几个人玩得太近,如果互相督促上进是好事,如果彼此做了坏榜样就不好了。”
跟谁住都是一种缘分
关于寝室的划分,市民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可以先从作息习惯角度入手进行安排。”市民指出,现阶段根据兴趣爱好分配可能无法做到十分精准,可以先试着将寝室分为“夜猫子”、“早睡”等,让学生至少能在生活节奏上保持一致。
但不少学生也坦言,其实跟谁住都是一种“缘分”,自己并不介意如何划分寝室。“几个人在一起欢笑和矛盾都是难免的,关键是整个相处的过程。”
新民网记者 卞英豪 蔡黄浩 李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