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0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铁娘子”走了 烂摊子还在
万戴
  巴西参议院当地时间8月31日表决通过总统弹劾案,罗塞夫被罢黜。至此,巴西政界各方势力的博弈告一段落,被媒体称为“巴西铁娘子”的首位女总统成了“前总统”,而特梅尔也终于摘掉了“代”字,将作为巴西国家元首来华参加杭州二十国集团(G20)峰会。

  可故事并没有完。罗塞夫被弹劾的法律依据是非法操控预算,而深层原因则是巴西经济形势持续恶化、腐败案频发,无论是国际机构还是国内民众,都对于现任政府丧失信心。

  特梅尔刚出任代总统时,希望能在危急时刻组织起有效率的新政府,挽救低迷的经济,提出“让我们停止谈论危机,让我们开始工作”的号召。然而至今,特梅尔“代执政”超过100天,结果并不乐观。

  日前,巴西官方发布7月统计数据,国内生产总值当月下跌0.6%,并没有复苏迹象。而真正让人担忧的则是国内持续的高失业率,据统计,目前巴西的失业率已达到11.6%,这意味着有接近1200万人没活干。经济困境让劳工党政府失去积攒了13年的民心,但民意也并没有转向特梅尔。

  “总统的问题”和“国家的问题”虽然相关,但也有适当的区隔。罗塞夫弹劾案的发展,虽是正常司法程序,也是各方政治力量博弈的结果,而经济低迷引起的民众尤其是中产阶级的反弹,则是“导火索”,是巴西“国家的问题”的集中体现。

  巴西“国家的问题”更复杂,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国家产业结构、全球经济形势、劳工党经济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较彻底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巴西政府经济调控能力被急剧削弱,过早“去工业化”进一步伤害了经济稳定和独立。

  回顾从卢拉到罗塞夫的劳工党执政过程,他们浪费全球大宗商品高红利时期的利好、对右派政府“重经济、轻民生”政策矫枉过正,导致国民经济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巨大;而政府官员的腐败或无能,则使得矛盾激化,导致局面失控。

  巴西现在面临的是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社会现实都亟需变革的攻坚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以更长远的视角、更科学的决策、更团结的合力去慢慢解决。

  巴西“总统的问题”今天落幕,更重要的“国家问题”仍在发酵。如果仅仅把弹劾掉一个总统当做救世良方,这种逻辑未免粗暴和幼稚了。         万戴

  (作者系中拉青年学术共同体研究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生态上海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上海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新民楼市/楼市资讯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8版:美食地图·广告/好吃周刊
巴西参院通过弹劾 罗塞夫被罢免
“铁娘子”走了 烂摊子还在
广告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19“铁娘子”走了 烂摊子还在 2016-09-01 2 2016年09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