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美不胜收
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黑桃皇后》由马林斯基剧院首演于1890年12月19日,自此成为俄语经典歌剧中的不朽名作。此次上演的版本,是2015年推出的最新制作。看完这台根据普希金同名小说改编的歌剧需要4个多小时,中场休息两次,每次长达30分钟。但观众观赏时并不觉得冗长,一来因为导演斯特潘约克在每一场里都尽可能浓缩了跌宕起伏的情节;二来因为无论男女高音还是男女中音演员,都有着或华丽或醇厚的嗓音和丰沛的情感表现力;三是在保留巴洛克风格舞美的同时,也不乏简约主义的舞美,且融入了具有油画、雕塑等特征的视觉艺术。最具巧思的是舞美主体——通过移动油画框般的横向吊杆与一根根柱子般的景片,形成宫殿舞厅、林间小道、伯爵夫人卧室等不同场景。变幻多种的场景加上金碧辉煌的着色,既符合古典审美标准,又具有现代简约主义风格。而出场的贵族人物,每人的银色假发都不低于两尺,态度雍容,举止高雅,展现了一幅俄罗斯贵族的生活画卷……该剧故事以三张扑克牌的秘密为悬念,让男主角在寻找到秘密就可以赢得金钱以及对少女丽莎的感情之间摇摆不定,体现了俄罗斯文学中常见的“阴谋与爱情”的主题。
“姐夫”四访上海
昨晚,观众还把热情献给了人称“姐夫”的指挥捷杰耶夫。早在上海大剧院1998年10月开幕演出季之时,由“姐夫”执棒的基洛夫交响乐团(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前身)就曾带来一台精彩的演出。此次是“姐夫”第四次,也是马林斯基剧院第三次造访大剧院。此次三台七场演出都由“姐夫”一人全程执棒。
今晚上演的交响音乐会,是俄罗斯音乐最璀璨的集合。在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诞辰125周年以及肖斯塔科维奇诞辰110周年之际,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将上演普氏《第二小提琴协奏曲》、肖氏《第五交响曲》与《第九交响曲》等乐曲。俄罗斯音乐与相对规整的德奥系音乐不同,往往蕴含着沉甸甸的历史与民族的情感。此次,“姐夫”还特意准备了1998年来沪时演奏的曲目,以示“回归”的兴奋之情。
“罗朱”盛演不衰
24日起上演的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本届艺术节最为热门的演出之一。此次上演的“博物馆版”由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首席舞者领衔。众所周知,该剧团芭蕾舞团被誉为俄罗斯芭蕾学派最佳代言人之一。而芭蕾的起源地,正是俄罗斯与法国。拉夫洛夫斯基1940年为该团编创的“罗朱”始终盛演不衰,被誉为“开启了20世纪戏剧芭蕾的源头”。普罗科菲耶夫原先受莫斯科大剧院委约而作的音乐被认为“不可跳”,直至时任基洛夫芭蕾舞团(马林斯基剧院前身)艺术总监的拉夫洛夫斯基将其完整搬上舞台,这才震惊西方。该剧最大的看点在于打破了古典芭蕾舞剧双人舞脱离情节线索、一味炫技的程式,而是通过舞蹈推动悲剧情节的发展,达到了情舞互动的境界。
首席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