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成名
首次到访上海演出的茱莉亚·费舍尔无疑是当今全球最知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昨晚她选择演绎德沃夏克、舒伯特、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奏鸣曲,可以说从速度、准确度、表现力,以及演奏的轻松程度上来看,都超越了前人,这被认为代表了欧洲小提琴技艺的发展方向。“说实话,练小提琴的人很多,有天赋的人也不少,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像我这么幸运。一路上,我碰到了特别好的老师和特别好的合作伙伴。”但费舍尔对于成就并不骄傲。
但音乐对费舍尔的眷顾似是与生俱来。她4岁习琴,曾受慕尼黑音乐学院的名师安娜·楚玛琴科多年悉心指点。在她12岁在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夺魁,并获颁“最佳巴赫作品演奏奖”后,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出邀约便不曾间断。
在乎学生
近年来,除了和名团合作演出,费舍尔先后在荷兰五音、迪卡等公司录制了一系列艺术品质甚高的唱片,将她的琴声传向世界各地,也为她赢得德国古典回声、法国金音叉、《留声机》杂志“年度艺术家”、法国Midem古典音乐大奖“年度器乐演奏家”等多个重要奖项。奖杯之外,费舍尔数年前就受聘法兰克福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成为全德音乐学院中最年轻的教授之一,这份殊荣在与她地位、年龄相当的同行中实属罕见。“我很在乎我的学生们,也真的很喜欢给他们上课。其实学生的点滴反馈,对我提高自己的表演也很有帮助。”费舍尔告诉记者,虽然巡演繁忙,但她坚持每个月只出访10天,剩余时间都留在学校,“希望能像我的老师一样,给每一个学生特别的辅导”。
享受舞台
如果有什么在费舍尔心里可以超过她的学生,那应该只有她的音乐和舞台。被问及对中国和上海的印象,姑娘的描述很抽象,看起来还来不及好好感受这座城市,但她聊起看过的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艾萨克·斯特恩在中国》却饶有兴致。和她探讨是否享受“色艺双绝”的标签,费舍尔摇摇头说“完全没有”,甚至还颇费力气地解释说:“作为女性我也爱美,但在舞台上,我只在乎我和我的小提琴。”严肃过后,她笑着补充说,“其实我和闺蜜吃饭逛街或许会打扮得更加认真,更美一点。” 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