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轨交扩展居住圈
针对当前局部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欧阳捷提出,问题的解决不妨首先环绕特大城市重新布局就业与生活地理位置。以上海为例,可以通过轨交线把上海周边小城镇全部连起来,人们的居住地就自然会向那边延伸。如果担心住到上海周边,孩子会遇到读书难、老人会遇到就医难等问题,可把名校的分校、大医院的分院跟着办到那里,事实上现在已经在这样做了,并且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将来整个都市圈里社保一体化、行政服务一体化,把大都市变成工作地,而环绕大都市的周边中小城镇则成了人们的生活居住地,甚至还可以在环上海周边建立养老特色小城镇。此外,“环大都市生活圈”的概念,还可以增加特大城市土地供应和周边中小城市的土地供应,使中小城市变成了上海这个特大城市土地和人口资源置换的基地。欧阳捷说:“我们可以把上海的人口置换到中小城市,把中小城市的土地资源变成为上海所用。”
先租后买减轻压力
大学毕业没几年,职场还没站稳,就陷入买房、还贷的艰难征途,从此以后几十年沦为房奴。在论坛上,不少专家对此并不认同。难道就只有买房一条路吗?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王洪卫说,只要我们的租赁市场能够标准化、规范化,大学毕业生也就不一定要买房子了,前提是每个月有稳定的租金来源。
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会长庞元表示,上海首创的共有产权保障房,就是一条很好的路子。在国外或国内的有些地方,共有产权保障房被认为是半租半买。但上海的共有产权保障房没有任何租赁的行为。上海的做法是,居住者购买房屋的一半或三分之二的产权,在入住使用期间,政府将产权的使用权无偿给于居住者且不收租金,仅需居住者支付物业管理费。“因此,我给年轻人建议的路径是,大学毕业后先从公租房入手,过两三年具备条件了赶紧买共有产权保障房。”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