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述的几位老师堪称都有一手“绝活”,他们以过硬的专业本领,让学生信服,让课堂精彩,让教育生辉。
1
延安中学 “舞林高手”
“大家可以伸出手跟着一起做一做,表现孔雀头部的转动,不仅是简单的模仿,我们能够感受到它的生命意识,舞蹈家探求的美的真谛……”随着老师的引导,一群来自延安中学的高中生随着《雀之灵》的视频感悟孔雀舞的魅力,虽然动作柔美,但人高马大的男生也沉浸其中,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这是记者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成果展示现场见到的一幕。带着学生们跳起来的,是该校年轻艺术教师陶晓阳,一位中小学校园里“罕见”的男舞蹈老师。
面对1988年出生的陶老师,00后学生更喜欢“没大没小”地称呼他“晓阳”。在高二女生秦懿灵眼中,晓阳不仅舞跳得棒,他的成长经历本身,也颇能和自己产生共鸣。陶晓阳从小学习民族舞,读书成绩也不错,在家长的反对声中,以专业课第一名考上了北京舞蹈学院。大学毕业后他做出的选择更令周围人大吃一惊——他决定回到中学校园,当艺术老师,教孩子们跳舞,带领他们走入艺术世界,做一件“纯粹”的事儿。
陶晓阳说,不后悔自己5年前的选择。自己虽然有舞蹈专业优势,但是,教学经验不足,在老教师的言传身教下,他迅速找到了为师为学的路径。每周一节的艺术课上,陶晓阳喜欢从舞蹈出发,将学生引入文化殿堂。“有些学生喜欢跳街舞,但是只是喜欢那些很酷的造型,男生故意面无表情,女生喜欢留一些头发遮脸,但他们并不了解街舞崇尚自由的精神究竟该怎么表达。”陶晓阳说,他的学生大都是舞蹈“零基础”。在他的带动下,学校成立了18人的男生舞蹈团。高二男生王德朔从来没想到,有些拘谨的自己,居然有一天可以登上全市学生舞蹈比赛的舞台,和伙伴们一起跳蒙古族“筷子舞”。
2
闵行 “技术达人”精彩
闵行区出了一批“技术达人”教师,他们在数字化教学方面堪称有绝活,践行着“技术,让教学更精彩”这一主题。在最近的全区第二届教育学术节电子书包项目专场活动中,他们的实践和成就引起了教育界关注与好评。
喜欢玩是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天性,设计游戏化的课件、学件是数字时代教师的新基本功。景谷第二幼儿园夏叡真老师的水影画,是在水面上绘画的现代多媒体表演,利用特殊的颜料和水介质,勾画出美轮美奂的图案效果。蔷薇小学高泽慧老师运用SAI软件开展电脑绘画,通过变换不同触感的笔、不同大小的笔、不同颜色的笔,通过创建图层、勾线图层、新建上色图层、再正片叠底,呈现了“秘密花园”之美。鑫都幼儿园教师朱旭东的小黄人闯关游戏,借用常用的PPT课件,设计低龄幼儿喜爱的小黄人游戏,让幼儿在有趣的闯关活动中认识事物的特征。
梅陇中学的音乐高级教师徐黎说:“从2012年开始接触电子书包,基于数字化环境的教学,让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更多地思考学生的需求,也更多地思考适当的帮助与引导。现在自主学习的学生更多了,小组学习的比例增加了,课堂中的争辩探讨更多了。”
吴泾中学的教导副主任向仕宏老师擅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由他设计开发的“趣味交互式”课堂教学平台,以“预学+导学”为抓手,教师协作设计“有趣、有用、有效、有限”的预学案,利用电子书包推送给学生,学生课前自主预学,在线反馈学习问题并初探。“预学+导学”教学结构注重自主学习,倡导先学后教,立足以学定教,利用电子书包更好地实现了预学案的推送及学生预学成效的反馈,教师课前科学诊断,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3
各种“险情”如何化解
上海市商业会计学校最近组织全体班主任开展基本功大比武,经过笔试和面试最终遴选出9位老师登台展示。他们的绝活就是带好一个班级,将性格和学业迥异的同学凝聚在一起。比赛中,要求班主任从案例分析入手,展现他们是如何化解班级里的各种矛盾与“险情”的。其中两个案例给专家和师生留下深刻印象。
■ 案例一 小彭从学长那儿听说参加中职生“星光计划”技能集训就可以不用参加期中期末考试了,还能拿个良好以上的成绩,于是便报了名。小鹏脑子灵活,动手能力强,很有发展潜力,通过了选拔。但是集训不久,自由散漫、不守时、怕吃苦、训练不专心、做事不负责等诸多小毛病就表现出来。集训教练李老师与班主任金老师给小彭设了个“局”,有意安排一场比试,让小鹏成绩最低,从集训队淘汰出局回到班级。两个星期以后,金老师又故意当小彭的面多次向李老师求情让他回到集训队。重新归队的小彭仿佛换了一个人,最终在技能比赛中取得佳绩。
■ 案例二 王老师是一位老班主任,一天,班里的帅哥小杨找到她,要求和班里的小雪做同桌,理由是小雪受不了现在同桌的怪脾气。王老师问:“为什么她自己不来和我说?”小杨略带羞涩地说:“我喜欢她,我要保护她。”王老师思虑片刻,答应了小杨的请求,但是和小杨约法三章:不可以影响学习、不可以举止亲密、不可以为情所困。两周后,小杨又找王老师,要求离开小雪,回到原来的座位,理由是“受够了。她其实一点也不可爱”。王老师微笑着和他又约法三章:保持正常友情、做最该做的事情。
毕业后,小杨好奇地问老师:“当年您为什么同意我和小雪做同桌?”王老师笑着说:“你们那个年龄是叛逆的,让你们近距离接触,没有了神秘感,矛盾也会多,自然而然就会分手了。” 本报记者 王蔚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