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1月0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强的新房
王铭之
  ◆ 王铭之

  阿强和我是地地道道的发小,上小学时就在一起顽皮,那时很少有课外作业,也没有电子游戏机,连电视机也仅有几户攀上海外关系的人家才有,所以时间都花在了人跟人玩。我们两家住得近,常常一起上学,放学后也常在一起,好事坏事都做过。上大学时偶尔也有互访,但毕业后或许大家都忙于工作,忙于成家立业,不知不觉中就失联了,一晃就是几十年。通过同学圈,我们终于又联系上,知道我这次回上海度假,阿强热情邀请我去他家做客,并参观他的新房子。

  阿强的新房坐落在内环以内,可谓上海的黄金地段,小区门口不大,但戒备森严,保安见到我这个陌生人,如临大敌,斜眼上下打量一番,又问了不少问题,而且必须用普通话回答才肯放行,给人感觉这小区非同寻常,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出,更不要说入住。到了大楼下,又是一番周折,输入的房间号老说无效,恰好有人也进楼,才省了一通电话。阿强家在十一层,推门进去,一片光亮,墙是乳白色的,地砖是洁白的大理石,连室内的房门也漆成了白色,敞亮之下略带几分冰寒,还好那日阳光明媚,从银色铝合金窗口透进些许温暖,让我打消了重新穿上刚脱下的外套的念头。

  多年不见,彼此难免生疏,寒暄之后有点找不到继续的话题,于是我无话找话,问起了阿强的新房,想不到房子一下打开了阿强的话匣子,滔滔不绝开始了他的购房故事。房子是两年前天没亮就去排队抢来的,而且抢来的仅是一张文纸,连房子什么样都不曾见到,因为大楼还未竣工,要等一年以后方可过户,至于房款,那可不允许等等再付,不说等一年,连等一个月也不成,近500万的房款必须全部付清。还好阿强人缘好,朋友多,加上平时省吃俭用,首付款很快就凑齐了,而他又信誉好,贷款也算有惊无险,终于按时搞定。

  阿强讲究,装修花了四个多月,两个月的时间花在跟装修公司讨价还价,商洽装修材料,琢磨房间色彩。还有两个月,用在晒房子。只要不是雨天,他都会赶在上班之前挤公交车过来打开所有窗户和阳台门,下班后再过来关窗闭门,遇上哪天天气预报疏忽,突然雷雨,他还得请假或找借口赶来新房。这晒房子的两个月比前两个月的装修更累人,不过,阿强很得意自己坚持了下来,因为这是自住的房子,他不想留下遗憾,搬进房子以后时时担心当时油漆没有吹透风干,成为致癌的温床。

  让阿强更得意的是,签下购房协议时花了近500万,一年后交房时市价已经600万,而住进新房不到一年,他的房子已值700万。一年一百万的增值啊,这可是阿强将近十年的薪水!再过三年,他就有望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千万富翁。到那时,他可以提前退休,凭着千万的财富,周游世界,颐养天年。讲到千万,阿钱顿时兴奋得双眸发亮、脸颊透红,嘴上一遍遍地重复着“很快的!很快的!”我猜想他这话不是冲着我,而是说给自己听的。

  近来报纸电视上时有关于楼市泡沫的报道和讨论,我不是学经济的,对楼市不敢说三道四,但从阿强的新房走出来,我有信心打赌,即使哪天房价开始走低,阿强,还有许许多多像阿强这样的房主,他们是不会急着抛售自己的新房的,因为房子对他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份家产,房子也是他们的未来和希望,房子成了他们的一种信仰。有谁会轻易将自己的信仰抛售出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09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同坐一班地铁
狂 草
阿强的新房
要补票的
安慰
都市幽默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B09阿强的新房 2017-01-08 2 2017年01月0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