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3月1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联网黑产业真心黑
每年消费欺诈千亿元
徐驰
  浏览网页时,“嗖”地跳出一个弹窗式广告;卖家私下发来二维码要求“先付定金”;“谈拢”价格后需先缴纳“定金”……别信,别扫,别付!小心,你很可能跌入别人精心布置的“局”里。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多位消费者向本报反映,在生活服务领域的网络平台上频频“中招”。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钓鱼链接、网络预付费成为消费欺诈屡试不爽的“套路”,形成了一条“网络黑色产业链”。相关数据显示,“网络黑产”每年给消费者造成近千亿元的经济损失。

  购买二手货

  陌生链接“扫”走钱款

  今年2月底,大学毕业没多久的赵小姐在58同城上看中一款iPhone6S手机。与卖家一番沟通后,双方约定以3100元包邮的价格走“转转”二手交易平台的“验机”渠道购买。次日,赵小姐收到了一条手机二维码链接。“卖家告诉我,‘转转’正审核手机,需要很长时间。反正已经‘谈拢’,不如直接扫码付款。”赵小姐扫描二维码后,直接转到微信支付的界面,并付了全款。

  “谁知道他们压根就是来骗我钱的。”赵小姐后悔不已,但此时,对方早已“失联”。

  租赁二手房

  冒牌房东“勾”去押金

  近日,陈先生打算租一套房。他在58同城上浏览房源信息时,看到浦东新区康桥镇秀沿路某小区的一套房挺合适,于是就和对方取得了联系。

  对方热情地表示自己就是房东,随时能看房。陈先生告诉记者,当天他一圈看下来后,觉得挺合心意,对方也出示了房产证、身份证等信息,看似颇为正规。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当晚就签订“押一付二”合同,陈先生当即支付了9300元。

  入住后,忽然有个自称二房东的女子来敲门,她说和陈先生签合同的只是一个短租客。突如其来的变故令陈先生大惊失色,“我查了租房合同,才发现名字和身份都是假的!”陈先生只能报警。

  网络黑产套路有多深?

  网络消费欺诈为何频频得手?就此,记者与58同城取得了联系,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传统行业长期存在的“黑市”相同,在互联网行业也普遍存在着利用非法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黑色产业”,本质为消费欺诈。去年,58同城平台审核删除、屏蔽的涉嫌欺诈信息就超过了160多万条,投入防范成本上亿元,并发布了《生活服务领域互联网黑产报告》。

  ■ 欺诈伎俩:预付费

  以钓鱼欺诈类为主,多角色分工以钓鱼形式实施诈骗,并有专职团队定制身份、规避验证后发布信息,招揽网民浏览。在有人“上钩”后,往往被引导至第三方平台(QQ、YY、电话等),实施以网络刷单、定金收取等各种名义的预付费形式欺诈。

  ■ 多发领域:二手交易、房屋租赁

  消费欺诈多发生在二手商品交易、房屋租赁等生活服务领域,占比达77%。

  ■ 谁最受伤:80-90后

  该人群为熟练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用户,更乐于接受互联网平台上提供的各种服务,但年轻并相对缺乏阅历的他们更容易掉入互联网黑色产业欺诈的“圈套”中。

  ■ 支付渠道:微信、支付宝

  消费欺诈使用最多的是微信支付(包括微信转账与微信红包),占比接近五成;支付宝占比35%。

  网络黑产到底怎么防?

  ■ 拒绝支付预付费

  几乎在所有骗局中,欺诈者都会要求受害者在获得商品或服务前支付一笔名为“押金”“定金”“中介费”“培训费”的预付费。因此消费者应拒绝以任何名义提出的支付“预付费”要求,不给消费欺诈可乘之机。

  ■ 不脱离平台交易

  平台具有相对完善的行为追踪与身份识别体系,可记录与追踪几乎所有的沟通信息与支付行为。而“互联网黑产”从业者为了绕开监管,常常要求脱离平台实现沟通与支付。

  消费者应当回绝一切形式的线下交易,自始至终在平台上操作。万一发生被欺诈等情况,平台也可协助并提供有力证据,利于追回损失。

  ■ 要主动核实信息

  消费者应利用线下多方面核实调查,确认商品或提供服务方的相关资质与真实经营情况。以租房信息为例,租房者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前,可向小区的物业和周边邻居多加询问,确认房东本人与租房提供者的身份是否一致。

  ■ 平台有责任防范

  法律界业内人士表示,作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网络平台,首先有义务和责任通过各类技术和宣传手段,来完善自身的防欺诈体系,让消费者能在平台上放心、安全地享受服务。 本报记者 徐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4版: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
   第A05版: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
   第A06版: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
   第A07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要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13版:财经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A29版:汽车周刊
   第A3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3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32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中职风采/新民教育
   第B03版:中职风采/新民教育
   第B04版:校园内外·广告/新民教育
与民分忧 为民解难
互联网黑产业真心黑 每年消费欺诈千亿元
游击虾贩
这个菜园有点悬
小邻送你上海风情邮票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邻声/上海新闻A12互联网黑产业真心黑
每年消费欺诈千亿元
2017-03-15 2 2017年03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