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社区工作,理论和实践都非常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对老百姓的爱。”昨天下午,市十一次党代会分组审议市委工作报告。市委书记韩正在参加分组讨论时,与来自基层社区的书记们亲切对话,为他们心中装着百姓、一心服务百姓的精神点赞。
党建引领社区
徐汇区斜土街道嘉乐公寓业委会主任韩东萌代表率先发言,她对市委报告中“基层干部不怕困难、倾情投入,广大群众拥护支持,干成了过去我们一直想做、却一直没有解决的难事”这一段文字特别有感触。韩东萌说,三年前,小区物业公司突然撤走了,居民只能自主管理,当时的物业费余额为零。三年多来,小区不但没有乱成一团,反而面貌一新,百姓满意,物业费收缴率年年100%。“靠的是什么?就是紧紧依靠党员,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韩东萌举了一个例子,让大家都会心一笑。“去年12月初,一位居民来缴物业费,我告诉他,你已经是小区最后一个了。他非常吃惊:才12月初,我就最后一名了,那我把明年的也交了,那样我明年肯定是第一!”
韩东萌说,小区治理的关键是党员的表率作用,比如清理楼道公共空间,开始大家反对声音很大,于是党员先来,几个主任、副主任,先把自己家楼道理干净,韩东萌自己也把之前搭的一个鞋柜敲掉了,还把敲的过程拍成视频发在党员群里,带动大家一起行动。“最后,178家人家总共清理出12吨、7大卡车的堆物。楼道干净了,社区整洁了,大家都看在眼里,原来的不配合、不支持,也变成了超配合、超支持。”据韩东萌回忆,小区709号一位居民原本在家里开棋牌室,整治后竟然主动把棋牌室关了。他说,“这么好的小区,我也不希望乱七八糟的人都来。”一些居民自己动手布置美化楼道,把自己的心声写成书法悬挂在墙上:“这是我心爱的嘉乐,别忘了自己是家中的一员。”
理论结合实际
韩东萌的发言赢得的掌声未息,另一位来自基层社区的代表、徐汇区田林街道长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苏嵘的发言马上“无缝衔接”。
“我已经做了15年的社区工作,但我无怨无悔。”苏嵘说,一号课题给基层带来了巨大变化,基层社区工作者的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社区治理的软实力还是有待提高,很多社区工作者并非科班出生,在社区治理上缺少理论的指引。(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苏嵘认为,现在区里在搞社区工作者培训,用学院派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派的工作方法相结合,这一点非常重要,“我自己也开了一个班,把自己的经验通过这个班传授出去,用理论结合实际驱动社区治理。我现在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钻头’,我会用自己的实践,努力去推动社区治理的进步。”
谈到老年工作时,苏嵘说起现在老人碰到的情况,无论是孩子出息,还是啃老,都有各自的痛苦。“比如有的孩子出了国,家里老人成了孤老,养老院也难进,因为没有监护人。”
当听说苏嵘一个人自愿担任了3个孤老的监护人,韩正插话详细询问情况,并对苏嵘的奉献精神表示赞赏。
“这些问题,区里在想办法,市里也在想办法,我也会动脑子,为破解这些问题尽一份力。”苏嵘说,“我希望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批40多岁的人,愿意为社会工作努力,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这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
苏嵘的发言令人肃然起敬,韩正向她表达敬意:“搞社区工作,理论和实践都非常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对老百姓的爱。谢谢你!”
安心服务群众
第一次参加党代会的潘明云,是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谈到一号课题“1+6”文件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及相应考核指标和奖励的创举,潘明云感慨万分。
“我在街道当主任书记13年,以前一半甚至百分之六十的精力要放在招商引资上。”韩正询问现在的街道干部是否拥护取消招商引资。“非常拥护!”潘明云说,以前搞招商引资,任务很重,有时候接待群众信访的时间都没有,完不成任务,钱少了,能给百姓做的事情就少。韩正听了,笑问同组的虹口区区长曹立强:“现在街道财政转移支付是否到位?”曹立强表示,比以前街道有招商引资职能时还要多一些。韩正点头肯定:“那就要安心做好服务群众的事情。”
“去年的五违四必整治,如果放在‘1+6’文件没有出台前,工作肯定没法做到现在这样,老百姓也不会拍手叫好。”说到这里,潘明云告诉韩正,“这次听说我要来参加党代会,老百姓都让我带一句话:一定要谢谢市委,五违四必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