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招聘季。人才市场里人头攒动,端坐在招聘台前的我在想,求职的人如此之多,一定会遇到优秀的人才。我还有这样的理念:真就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必注重文凭,不限性别,也不管年龄,只看重作品。我把这些放宽的条件都打在了背后的电子显示屏上,尤其是不能让年龄成为选拔人才的障碍。
很快就有一些年轻男女陆续来到台前,经过一番对话,可以候选的就填表等通知了。这时,又过来一位看上去有五六十岁的妇女。我想我这个要求没白写,终于迎来了成熟有经验的资深人士,于是热情接待。她向我咨询起单位里的工作性质工资待遇等问题,我一一作答后问她,以前有没有文章在媒体发表过?她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我不会写文章,是来为我儿子找工作的。啊!原来是这样,我说你儿子为啥不自己过来?她说他现在还不知道起没起床呢。他像夜猫子一样,每天都是上网到下半夜。我一看手表,现在已是上午10点多了。我说,你儿子要找什么样的工作,你这当妈的能做主吗?再说了我们用人单位也要看看应聘者是个什么样的水平,我们之所以派人到现场,就是要近距离面对面选人,其实这也是一次简短的面试过程。你还是让你儿子自己过来吧!
这位妇人悻悻地离开了。同事看着她的背影,笑了起来,跟我说:不稀奇,不稀奇,我们以前也遇到过这样情况,去年招聘时就有过,说不定这两天咱们还会情景再现。我半信半疑地说,不会是巧合吧。
没想到,真就被我的女同事给言中了。下午又来了一位老妇人,也是给儿子找工作。问及本人为什么不来时,她说孩子和对象出去有事了。自打孩子毕业后,我这当妈的就很着急,一直催促他找个稳定的工作,可是人家不着急不上火。我略带玩笑地说,看来爱情比工作重要,你这个做母亲的真就不能越俎代庖啊!
第二天,又有一位母亲过来给女儿求职。这回我干脆直言:凡是家长来替孩子求职的,一律免谈。
回到公司后我在办公室讲起了这奇葩之事。大家听后各抒己见,就像在召开一场座谈会。我说如今这些长不大的孩子何时才能真正断奶呢?从小到大都是依赖父母,找个工作都不能自食其力,这样的人哪里还谈得上优秀,干起工作来更不能够独当一面啊。有的同事乐了,说,这样的年轻人可不是极少数,不怕你们耻笑,我家那位千金也有这种毛病!
细细想来也不奇怪,这些孩子从小到大不但父母宠爱有加,还有来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隔辈的爱,一切都大包大揽;而从小学到大学,真正实用的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教育内容,十分少见。养尊处优惯了,处处以我为中心,不体谅长辈的辛苦,对于父母的事必躬亲做法也根本没有愧疚。生理上断奶了二十年,心理上呢,却还是个抱着奶瓶的“宝宝”!这样的年轻人,怎么能让用工单位放心招、安心用呢?
看过一个纪录片《狐狸的故事》:小狐狸还未长大,刚刚能够学会跑动猎食,就被老狐狸毫不留情地驱逐出洞穴让其独立生存。如今我们做父母的,是不是也该学学狐狸的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