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5月1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解读
我国可燃冰商业化开采可望在2030年前实现
易蓉
  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这一捷报让投资市场也倍感振奋,“可燃冰概念股”昨天下午纷纷走强,部分甚至涨停。可燃冰开发的良好开局,可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多大的影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张逸民认为,这将改变我国对进口能源过度依赖的现状,同时对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更新产能有巨大意义,并将大幅提高我国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一直依赖于对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已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气进口国。一旦完成技术突破,中国可燃冰总量完全能满足我国的能源需求,将减少我国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因此对国家来说战略意义重大。”张逸民教授说。

  此外,可燃冰的未来应用也将对我国工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张逸民教授解释,“我国工业化主要依赖煤,对环境污染严重,每年国家环保投入很大。未来可燃冰的大规模应用也将为我国工业带来革命性的技术升级,一旦使用这种清洁能源作为工业能源,将摆脱污染严重、效能低的尴尬,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将大大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他认为,这项技术将使我国能源行业在与国际巨头竞争时处于领先地位。

  2007年,我国首次采到可燃冰,2011年正式启动可燃冰的专项研究。按照我国可燃冰的开发时间表,2008年到2020年完成勘探调研和技术准备,2021年到2035年进行海上商业化试采,2036年到2050年开展海上大规模商业化开采。但这次南海神狐海域的试开采结果表明,我国的可燃冰商业化开采可望在2030年前实现,这将使我国可燃冰的开发时间大大提前。张逸民认为可燃冰的开发不仅将带动我国的新能源、海洋工程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将全面提升我国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事实上,我国此前在陆域可燃冰方面也已填补关键技术空白。经过10余年技术攻关,吉林大学科研团队攻克了高海拔和严寒地区施工等多项技术难题,成功研发了国内外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合物冷钻热采关键技术。不同于国际上通用的“被动式保压保温取样”原理,我国科学家们首次提出“主动式降温冷冻取样”原理,发明了钻井泥浆强化制冷方法、水合物孔底快速冷冻取样方法和高温脉冲热激发开采技术。在海拔四千米的青海木里盆地,科研人员使用自主研发的新技术进行开采实验,首次成功钻取了我国陆地可燃冰实物样品,打破了国外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的技术垄断,填补了我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钻采技术的空白。相关技术今年初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些都足以让我们对中国工业与科技的未来充满信心。”张逸民教授说。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连载
   第A23版:阅读
   第A24版:家装之窗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A29版:新民法谭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法谭
   第A32版:家装之窗
可燃冰开采,中国领跑世界
我国可燃冰商业化开采可望在2030年前实现
新民晚报要闻A04我国可燃冰商业化开采可望在2030年前实现 2017-05-19 2 2017年05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