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门之谊 金石永年——宝甓斋师生金石书画展”将于5月21日下午2点半于朵云轩艺术馆(南京东路422号朵云轩四楼)开幕。此次展览是著名金石书画家童衍方先生首次率弟子以金石文化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展,展出的作品除书画篆刻外,还有三代古陶、汉晋砖瓦、石刻造像、砂壶全形等拓本题跋作品,可谓琳琅满目、古意盎然。展览中另有童先生的老师来楚生、唐云等数位先生的作品,藉此以缅怀前贤。
在众多的展品中,一件题大石翁书画砚(见图),是由童衍方先生,率徐之麾、唐存才、袁慧敏、仲威、冯磊等弟子共同创作。“先贤曾经说过,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童衍方先生说,“修行从艺之意义,还在于有承上启下之作为与责任感。我年轻的时候,得到了来楚生、唐云、若瓢、叶潞渊诸位先生之惜爱、提携,方有今时之小成。数十年间,惟师恩不敢忘怀。今择先师遗迹,题跋作记,共怀感恩之心。”
书画篆刻艺术中的传统和创新,是一个历久常新、无所不在的永恒话题。童衍方正是由于深厚的传统积累,使得他的书法风格非但行、草、隶、篆兼备,即使一种书体也有多种风格。与其篆刻一样,均具有老辣、洒脱、朴拙的个人风格。
在童衍方先生看来,正因为领略了前辈的风范,才更知自己的不足、才更懂谦卑。在创作中,一个艺术家内心的宁静和反思更为重要,宁静才是致远之道。因而在教导童门弟子的时候,童衍方先生常常说,“艺品、艺德缺一不可,更需矢有恒之志气,保有恒之精神。谦虚谨慎,待人以诚,孜孜矻矻,求知若渴,贵学、善学、专注、勤奋,方期有所进。”
“重视传统,与古为徒,亦知融会贯通,独出心裁。”童衍方先生常常会对于他的弟子说,“中国的艺术博大精深,我们应认真吸纳前人的智慧,就像写书法一样,要经历临帖、背帖到创作的过程。书艺之妙,皆在于思。执笔于手,巧悟于心。所以在创作的时候要吸取各方的精髓营养。”
在童衍方先生看来,富于“金石”元素的艺术创作与艺术作品将成为后世艺术传承楷模中最为重要的组成。今天,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金石书画艺术作品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和热捧,无疑是源于清代金石学兴盛后融入书画篆刻艺术的强劲动力的余脉使然,更是当代社会发展致文化艺术繁荣的必然结果。此次展览既为同门砥砺之举,亦藉此求教于同道、专家、学者,并在书画艺术外增加了篆刻、铭刻及拓本题跋等。
据悉,此次展览由童衍方先生领衔,另有他的弟子徐之麾、唐存才、袁慧敏、仲威、冯磊、傅一平、方浩、张志、潘祥余、童人杰、王曦、蓝银坤、石双樑、李惠明、张生、王苍龙、钱宜东、王映晖、孙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