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时论~~~
新民时论~~~
新民时论~~~
新民时论~~~
     
2017年05月2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时论
破解加装电梯的伦理难题
周中之
  周中之

  小区有栋楼即将装电梯了!这个喜讯传遍了各家各户。虽然还刚进入电梯公司前来勘察、尚未动工的阶段,但已经为小区居民所热议。上海已进入了老龄社会,老年人占户籍总人口比例已经突破百分之三十的关口。多层住宅的老人没有电梯,出行不便,加装电梯,改善生活质量,是他们的迫切要求。尽管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这一惠民实事工程,不少企业也有积极性承担相关工程,但在上海加装电梯成功的案例不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症结在何处?有关技术专家说,加装电梯无技术难题。在政府方面,已经出台文件对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给予补贴。依笔者之见,在技术和资金不是主要问题的情况下,当前加装电梯的难题主要是伦理情感问题。

  住在顶层的居民,加装电梯的愿望最迫切,而住在底层的居民考虑到加装电梯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不赞成。相关法律可以规定一个大的框架,但要使楼层居民在加装电梯问题上达到法律规定的户数要求,并不容易。尽管不赞成加装电梯的居民是少数,但少数人的权利和意愿在法律的框架下仍必须得到尊重。这就涉及城市发展和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不同利益诉求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达成破解难题的共识?

  可以寄希望于政府有关方面出台更有利的政策,也可以憧憬技术的改进减少电梯在采光、噪声方面的负面影响,但其中有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不能视而不见,就是建设友善的邻里文化,让伦理的情感注入加装电梯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上海居民的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居住在独立成套住宅中的家庭已是主流,但邻里间的交流却不容乐观。楼上楼下往往形同路人。记得国外一篇材料中记载了一个幽默的故事,有名旅游爱好者在邮轮上结识了一个“新”朋友,但交换地址后,他发现两人竟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故事也许有夸张的成分,但却揭示了现代人际关系中的尴尬与无奈。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应该鼓励和倡导邻里之间的多交流、多互动,把友善、温暖的邻里关系作为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样,遇到加装电梯之类的事就有了协商的基础。中国古代的孟子倡导建设“亲睦”的邻里关系,“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人民在生活中也常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应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树立一代新风。住在楼上的“阿婆”“阿奶”“阿爷”“阿公”年事已高,加装电梯改善生活,楼下的邻居应该更多地给予支持和理解。而加装电梯会给底楼的住户带来不便,也是事实,楼上的住户也应该体谅。大家在友好、温暖的邻里环境中,许多问题都可以坐下来谈,邻居之间要换位思考、合作共赢。现在,“共同体”是比较流行的概念。一个屋檐下的邻居,也许只有十几户人家,也是一个小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各家抱着友善相处、合作共赢的理念处理加装电梯问题,协商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也许加装电梯这件事取得统一意见并不容易,但我们依然可以乐观地看到,技术的发展、政府的支持和友善的邻里文化的建设,必将推进多层小区加装电梯的进程。

  (作者为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专版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20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21版:福彩专版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4版:家装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家装专版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破解加装电梯的伦理难题
“一桌餐”是啥玩意
同济的范儿
“衣锦还乡”之外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3破解加装电梯的伦理难题 2017-05-20 2 2017年05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