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两本手册,真能翻转传统的教学模式吗?
学生掌握课程主动权
两周前,市西中学高一文科创新班在班级公众号里开设了“我要推荐”专栏,由同学们将看到的古今中外好剧目推荐给大家,并将之命名为“文创班的艺术推荐课”。课程也能由学生自由推荐?其实,这恰恰反映了市西中学“好学力行”的校训及倡导的“自主选择,自主学习”教学方式。据悉,目前学校已经拥有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领域广泛、内容丰富的选修课程。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主动权,学校全面梳理并组建校本课程群,形成校本课程的一体化设计,推出《个性化学习学生指导手册》《科创课程整体设计方案》《学校社团课程指南》工具书。其中,《个性化学习学生指导手册》是让学生们全面了解学校的校本选修课程的设置,以流程图的形式就如何选课、选课要求、求助咨询人员等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同时明确了选修课程走班的管理办法。
此外,市西的课程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活动即课程,实践即学习,经历即收获”。现在,诸如“见习居委主任”“扫大街”“南京考察”等,都是学校的经典品牌实践课程。
教师提供最适合教育
在市西中学,有3间大教室是专供心理课的。学生的学科兴趣、个性潜能等,通过专业仪器的科学检测与分析,通过教师个别化的心理咨询,基本上都能获得一把精准提升学业质量的钥匙。学生知道了“我该学什么”,接下去便是教师要知道“每一个学生该如何教”。培养学生要有个性特长,教师自然更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此,市西中学从施行《个性化教学教师指导手册》入手,提倡教师基于诊断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化辅导,努力践行“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
校长董君武说:“适合的教育才是最佳的教育。所谓适合,必须建立在教师对学生情况全面精准的了解之上。教师们把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先要对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做诊断,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目标和设计,还要检验学生学习后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以每天的作业为例,教师会借助网络工具实现作业的个性化评价。学校尤其以个别化诊断为抓手,每一次阶段性检测评价后,年级组、备课组都会集中召开质量分析会,每位教师从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心理状态等各方面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分析,为每一位学生提出下阶段的学习策略和改进重点。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