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常一样,林斌坐电梯到达工作区二楼,步行穿过一条漫长的楼道,再爬两层,来到影城规模最大的一号放映厅的操控室。推开办公室门的那一刻,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战斗开始了。”
林斌来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核对放映表,确认今天需要用到的电影拷贝都已经到位,再一部一部地播放电影片段,确保声音、画面、字幕没有问题。而在这个放满机器的小房间里,他的同事已经坚守了一整个晚上:“实在没有办法。跟往年比,今年第一场次的放映时间提前了两个小时,排片量也增多了。”这就意味着活更多了、准备的时间少了。工作人员基本都是连轴转,白天全部在岗,夜间轮流值班。
作为上海影城放映员的“一把手”,林斌对其他放映厅也要做到“心里有数”,刚检查完一号厅的情况,他又匆匆跑到二号厅放映间,重复操作,确认拷贝和设备能正常运转。“这两个厅规模最大,播放的影片分量也是最重的,不能有半点闪失,我一定要亲自确认了才安心。”
电影顺利开始放映后,林斌终于能在放映间的椅子上“忙里偷个闲”。但只要听到对讲机里的任何问题反馈,他就立刻起身顺着楼梯往下跑。有时短短一个小时里,他在四层楼梯要跑七个来回。对于这一年一度的“高强度战斗季”,从业十多年的林斌淡淡地说:“习惯了。”30刚出头,就拿下全国职业技能冠军,十几年如一日地在同一个岗位付出的他,对这份工作,坚持之外,更有热血。
晚上11:30,上海影城的最后一场电影终于放映完毕。墙上监控屏幕里的7个小窗口,除了偶尔信号波动闪现噪点,皆是黑漆漆地一片。监控下方的控制台上,整整齐齐地码着几摞还未导入机器的电影拷贝原件,等待被林斌和他的同事们取出、操作,转换成之后几天大银幕上播放、被观赏的内容。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