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信息避免误会
市民陈先生致电夏令热线12319,称他居住的浦东新区某小区物业公司破坏屋前的绿化,增设停车位。陈先生质疑业委会考虑问题不周全,侵占了周边老年人、儿童的活动空间。对此,业委会的委员王先生表示,响应优化小区空间的提议,聘请第三方公司进行设计,占用一米宽绿化带增设停车位,在小区廊道、围墙等增设立体绿化,方案得到大部分业主的支持。
夏令热线开通以来,多位市民投诉小区在绿化带周围增设停车位。记者采访发现,大部分投诉是因为信息沟通不畅通、业委会运作不透明:业主表示不知情,业委会却坚持方案公示、获得大部分业主的支持。
做好业主的贴心代表,业委会首先要做到工作信息的公开、透明和规范,不仅便于业主查阅和监督,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吸引更多业主积极参与小区的管理。在采访中,不少业主对小区业委会“点赞”:张女士是乔顿花园的业主,她说,业委会定期公布小区的公共收益、支出账目,让业主能知道钱用在什么地方。
应当坚持依法守规
目前,上海有12000余个住宅小区,有8469个小区组建了业委会,占符合条件小区总数的87.86%,组建率居全国首位。同时,上海也存在一些业委会运作失范问题。
预防运作失范,业委会首先要依法守规。物权法律师黄友健表示,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的重建或改建等事宜,需要遵守“双2/3”以上通过原则,即业主签字表决同意数要占小区2/3以上户数,且要同意户数的业主居住的房屋面积加起来占小区总房屋面积达到2/3以上。
记者从市住建委获悉,上海已修订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管理规约、示范性文本,帮助业委会成员了解哪些是日常工作,哪些是重大工作,程序上如何操作;建立业委会成员的长效培训机制,每年对业委会成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委会的自我管理能力。
建立信任需巧沟通
对于损害大多数业主利益的行为,业委会要敢说敢管。对公共绿地种菜、养鸽子扰民、私家车乱停放等问题,业委会需第一时间跟业主沟通。和业主沟通时,业委会委员还需有沟通技巧。
闵行区华漕镇西郊河畔小区业委会在执行好业主大会的决定和决议的同时,还及时了解业主和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该小区安装探头时,业委会要求施工方严格遵守“遇到问题暂停施工,待处理解决后才可继续”的原则,不仅避免矛盾的激化,也使施工方案得到优化;楼道铺地砖施工过程中,有几户业主原先已经在自家门口铺设了地砖,不愿意配合。业委会和居委会多次上门沟通,听取业主意见后修改方案,对色差不大的地方采取了施工方补差的方法,获得更多业主的支持和信任。
本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