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 元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昨晚,上海京剧院的老生演员李昊桐气势恢宏地唱响根据毛泽东诗词创作的京歌《清平乐·六盘山》,拉开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戏曲交响演唱会》的序幕。1992年出生的他是此次登台演员中最年轻的,不过他平时爱看抗日剧,对于红歌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是我第一次登台唱京歌,之前更多地接触传统戏。如何与交响乐队的配合、京歌的特点对我今后的演出有不少启发。”他指出。
这场红色经典选段演唱会汇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既有90后李昊桐、80后余派老生傅希如等年轻一代;又有梅派大青衣史依弘、吉林省戏曲剧院院长兼戏曲剧院京剧团团长倪茂才等中生代;更有梅花大奖得主40后的尚长荣。上海京剧院老生演员李军特别兴奋:“这些经典作品有那么多的接班人,很振奋人心。”
除了京剧,演出包含昆、越、沪、淮、评弹以及由戏曲改编的越歌等丰富的作品,让台下戏迷大呼过瘾。而各剧种的领军人物如上昆国家一级演员沈昳丽、评弹艺术家高博文、沪剧表演艺术家陈甦萍、“越剧王子”赵志刚等同台争妍,精彩纷呈。
创 新
只是这台从内容到演员都属重量级的戏曲交响演唱会在准备阶段也遇到不少困难,作了不少创新。
沈昳丽表示,昆曲中涉及红色题材的并不多,她特地找来《琼花》的老谱子。“昆曲伴奏是鼓、笛、笙,而演出启用交响乐队意味着需要我特别掌握节奏。”虽然过程并不容易,但是她很兴奋能演一回琼花,“平时很少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和交响乐队合作样板戏太有纪念价值了。而且这个选段的创作方式新颖大胆,很有意思”。
对于选择了弹词开篇《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高博文来说,第一次拿下一部女声评弹作品,“蛮刺激的”。这部作品本由“琴调”创始人朱雪琴唱红,琴调有刚劲的节奏、雄健的气势,其感染力很强。“评弹中男声唱女声的很少,而这部女声特色的开篇音跨度很大,对男声比较难,但是改编后又必须完整保留琴调的特色,所以我也动了不少脑筋。”他介绍说,“交响乐队和我们磨合了多次。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现评弹的艺术特色,我们最后决定大乐队仅在几处地方有伴奏。”
走 心
无论是慷慨激昂的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迎来春色换人间”,还是优美动人的戏歌《唱支山歌给党听》,台上的演员们都满怀深情。
赵志刚和陈湜特别带来新戏——越剧音乐剧《红色娘子军》选段“只盼着凯歌奏响时”。“越剧以情动人,在这出戏中,吴琼花和洪常青也有些朦胧的情愫,而这也是建立在共同的革命信念上。”陈湜表示,“剧中人物的美好感情以及对于和平年代的渴望,正是我们献礼建军90周年想对党表达的感谢,正是有老一辈的无畏与执着,才会有我们的当下。一切都来之不易。”
指挥王永吉为了整场演出,甚至延后去英国探亲的时间,“我和女儿请了个假,因为这场演出太重要了”。 本报记者 肖茜颖
记者手记
放飞中国梦
昨天上午,建军90周年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荣耀举行。晚上,2000余公里外的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众星云集,红色经典代代相传、革命精神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强军梦、中国梦在台上与台下,在所有人的心间。
自小有赵一曼女英雄情结的沪剧表演艺术家陈甦萍表示,每一次唱红歌、每一次演绎革命人物都受到一次洗礼,更产生对生命的敬畏。50后市民陈先生每每听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便热血沸腾,“军人就有那么一股劲儿”。
用戏曲歌颂人民解放军,用戏曲记录他们的光荣历程,用戏曲发扬他们的精气神,强军之梦不止在现代军队中,而是早已乘着艺术的翅膀在更多的地方生根发芽。
肖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