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青花的幽蓝神采,也没有彩瓷的绚丽缤纷,仅凭浑然天成、素雅淡净的纯净一色,却很好地将美到极致是自然这一审美境界表现出来,这就是单色釉瓷器。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宋代是其蓬勃发展的时期,到了清三代,单色釉瓷器的工艺更是达到了鼎盛。其胎体优雅、流畅,釉色纯正、明快,部分单色釉瓷,釉下的暗刻纹饰,既不失其颜色的素雅,又有图案可供养眼品赏,可谓雅上加雅,光照下更是剔透玲珑,精美无比。
申窑的掌门人罗敬频,曾经与俞晓夫、黄阿忠、马小娟、石禅等画家签约,共同创作海派瓷器,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引领了书画家参与瓷器创作的风尚。如今,罗敬频又想到了单色釉。
开窑试烧单色釉,罗敬频就吃足了苦头。不同颜色釉料的呈色剂是不一样的,对温度与时间的要求也不一样,上下相差几十度,或者窑室还原时气氛不对,都可能导致窑变不到位,颜色呈现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一件看似完整无缺的瓷器,留下一个缩釉点,白璧留瑕,前功尽弃。
经过一番痛苦的磨难,申窑烧出多批单色釉瓷器,有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今年是鸡年,申窑烧的鸡油黄瓷器尤其受到人们的喜爱。
罗敬频说:“单色釉瓷器可不简单啊,因为没有彩绘的掩饰,纯粹依靠釉色来引人注目,为人宝爱,所以对瓷器整体美感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烧制时就需要特别留意釉面质量和光泽质感。烧制工艺水平对美感表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烧制单色釉的工艺难度比彩釉高得多。清三代的瓷器算是一个高峰吧,但多半是以彩釉取胜,单色釉要到了雍正一朝,在前朝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才算真正成熟。”
罗敬频还认为,从中国陶瓷发展历程看,单色釉是对彩瓷的趣味修正,更是品位提高,单色釉瓷器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瓷器相比,浑然天成,素雅淡净,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