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50多个保险柜急寻“失联”旧主人
~~~50多个保险柜急寻“失联”旧主人
~~~50多个保险柜急寻“失联”旧主人
~~~50多个保险柜急寻“失联”旧主人
     
2017年08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江路一大楼现4间近九旬保险金库
50多个保险柜急寻“失联”旧主人
方翔
  “我们这里大概有50多个保险柜的用户现在联系不上,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能够找到他们。”上海信托市场营销部总经理浦剑悦说,“这幢楼建于1931年,由大陆银行建造,建成后作为大陆银行的办公楼。80多年来,换了几次主人,曾经还是上海钟厂的厂址,上世纪90年代上海信托接手后,更名为上投大厦。至今我们仍保留着当年的四间保险金库,其中两间位于大厦内地下一层中心区域,而另外两间位于二楼东侧、北侧的理财室内。”

  走进九江路上投大厦二楼,巨型保险箱系统让人啧啧称奇,“这是至今大楼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这个巨大保险库的主体构造由专门加固的厚18英寸钢筋混凝土壁及一个选用最高等级的钢铸造成的钢衬精细安装组成。”浦剑悦说。

  “保险库的主要入口是这个18英寸厚度的大门,大门由经过一系列特殊铸造冶炼的表壳钢建造而成,并通过24根直径3英寸钢螺栓锁定,这无疑是国内最强的保险库之一,我们在前两年修缮的时候,还找到了当年的金库制造商——美国莫斯勒(Mosler Safe)公司。”浦剑悦特别提到,由于保险库大门采用了犹如滚子轴承运重物的起重机铰链效应,使得这种重达10吨的大规模钢材能由小手指般的压力摆动。

  “当年,保险箱业务曾经是大陆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现在内部共留存了当时建造的1181个设计精美的保险箱,我们公司在90年代接手后,作为金融机构也开展了保险箱业务。目前我们公司完整保留了所有保险箱钥匙。”浦剑悦说,“但是经过了几次修缮之后,一些客户已经联系不上。我们一直在找当年在我们这里租用过保险箱的客户,至今大概还有50多位用户虽然有名字、印鉴等信息,但还是联系不上,我们也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之后,他们能够与我们联系。”浦剑悦说。      本报记者 方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39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养生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汽车周刊
   第A2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7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8版:广告
18小时不眠不休拯救大象版纳
杨浦大桥大修启动
九江路一大楼现4间近九旬保险金库
“邮政绿”携手“单车黄”传播正能量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九江路一大楼现4间近九旬保险金库 2017-08-09 2 2017年08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