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恒大启动战略转型,提出要坚定实施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在发展战略上,由“规模型”发展战略向“规模+效益型”发展战略转变;在发展模式上,由以往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低成本的“三高一低”发展模式向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转的“三低一高”发展模式转变。此次恒大交出有史以来最好的半年报,反映其战略转型成效显著。
利润指标创上市后最高纪录
根据公告数据测算,恒大上半年各项利润指标均创上市以来最高纪录。除了净利润大幅上涨至231亿,上半年恒大实现核心业务利润273亿,同比大增249.6%,归属股东利润188.3亿,同比大增832%,股东回报率51.8%,同比增长43.6个百分点。
据了解,恒大上半年实现利润大增,一方面是由于销售高增长带动营业收入大增,另一方面恒大近两年大力度打造精品产品,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此外,恒大采用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配送的标准化运营模式,大幅降低了营销、管理、财务三大费用,上半年销售及管理费用率同比大幅下降一半。
这些增效益、控成本举措加上持续强劲的销售,推动恒大利润持续高增长。今年前七月,恒大销售额2882.5亿,同比大增56%,业内预计其全年销售将突破5000亿。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美林美银等国际投行均看好恒大盈利能力提升,德意志银行预计,未来三年恒大盈利年复合增长率可达63%。
根据恒大此前发布的公告,预期2017-2019年净利润分别约243亿、308亿、337亿,三年累计净利润为888亿。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下半年房企结算利润一般较上半年高,预计恒大全年净利润将达500亿左右。以此推算,恒大有望超额完成三年888亿的业绩承诺。
三大举措并行负债率大幅下降
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高速增长的房企普遍采用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低成本的“三高一低”发展模式,其逻辑在于房企要实现高增长必须储备大量土地,从而沉淀大量资金推高负债。作为发展迅猛的龙头房企,恒大自2009年上市以来销售额、总资产等核心经营指标实现12-23倍增长,负债率也因此处于较高水平。
但随着恒大实施“规模+效益”发展战略,保持规模适度增长的同时注重增长质量,降负债、去杠杆成了必然选择。恒大今年年初已开始向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转的“三低一高”发展模式转变,核心就是大幅降低负债率。
据了解,为实现降负债率目标,恒大实施了三大措施:一是计划未来三年实施土地储备负增长,即土地储备每年下降5%-10%,相当于每年减少1000到20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二是恒大地产计划进行第三次引进战略投资者,引入战投资金300-500亿;三是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盈利能力,增加净资产。
今年上半年恒大成功引入700亿战略投资,投资者包括中信、中融、华信、深业集团、山东高速、深圳广田等,充分显示了央企、国企、大型金融机构及战略合作伙伴对恒大发展前景的认可。
年初恒大宣布将在年底前赎回三分之二永续债,在5、6月份两个月内,恒大迅速还清总额高达1129亿的永续债,提前超额完成目标,显示其强大实力的同时,也释放了近百亿股东利润。
据恒大首席财务官潘大荣现场透露,到今年年末恒大资产负债率将下降到67%左右,2018年末预计下降到60%左右,2019年末则有望下降到55%左右。
(文/李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