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新民健康/健康+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处暑后养生重在养阳
早睡早起可解秋乏
高媛
  高媛

  俗语称,“立秋处暑正当暑”。虽已入秋,但暑去仍需一段时间。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阶段,湿气较重,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变幻,稍不注意就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或陈年旧疾多有复发。闵行区中医医院金蕾副主任医师表示,处暑开始,即是人体的多事之秋开始。处暑后,应注意食用健脾祛湿养胃的食物,以养脾阳。同时要保持充足睡眠,坚持适量运动以解秋乏。

  处暑天气由热转凉,此时天地间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也相应地随之转换。处暑后人体出汗渐渐减少,代谢较夏季逐渐减慢,机体开始进入休整阶段,人们往往容易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疲乏,也就是常说的“秋乏”。金蕾建议,处暑时节应早睡早起,安静性情。调整好起居作息,可让人远离秋乏,晚上增加睡眠一小时,同时要保证有质量的午觉,以养精神。此外,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外出应避高温,不宜在密闭的环境中待过长时间,空调房更不宜久待,并保持室内通风。

  随着气温由热转凉,人体消耗减少,许多人食欲增加,开始肆无忌惮地 “开吃”。金蕾提醒,此时尤其要谨防“秋瓜坏肚”。进入秋季,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因此,秋天宜吃果不吃瓜,多以滋阴润肺为主。柠檬、菠萝、芒果、苹果等酸味水果,能生津解渴,增进食欲,可以适当多吃。

  初秋乃是锻炼的好季节。金蕾表示,锻炼以缓解秋乏,但不宜做运动量较大的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运动后应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出汗过多导致血粘度升高,容易引起疾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59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9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9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新民旅游
   第A28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29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夏秋换季高血压患者迎来“大考”
运动后腰酸腿痛 警惕横纹肌溶解
处暑后养生重在养阳 早睡早起可解秋乏
爬行能治好腰伤?
玩转健康圈
别让秋天“忽悠”防晒不可“轻视”
新民晚报新民健康/健康+ A23处暑后养生重在养阳
早睡早起可解秋乏
2017-08-29 2 2017年08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