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医技/新民健康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惕!这些房颤误区
叶雪菲
刘旭
  叶雪菲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顾名思义就是心房颤动,目前已是慢性心脏病患者的一个重要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纠正房颤,血液在心房内淤滞,就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流到大脑就易造成脑梗塞即脑中风。我国脑中风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其中一个原因就与房颤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所带来的危害不了解、甚至误解有关。

  误区1 房颤早期无需治疗

  房颤早期,患者自觉心慌明显,心跳时快、时慢,症状十分显著。当转为持续性房颤后,因长期对快心率的耐受或持续性房颤心率相对缓慢,上述症状反而好转。这部分患者很容易误认为自己房颤好了很多,忽视了治疗。其实,这部分患者恰恰是最危险、最需要正规治疗的房颤病人。另外,房颤往往合并其他心脏病,如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房颤发作也会增加其他心脏病的风险。因此,房颤患者应及早到医院进行诊治。

  误区2 老年人房颤导管消融

  风险高,安全性差 

  老年人体质较弱,合并慢支、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等,不少人认为老年人房颤导管消融风险较高。其实所谓导管消融是一种“微创”的介入操作。只需在局麻下,穿刺静脉,提供血管入径即可,只留有针眼大小的皮肤切口,老年人能较好地耐受。

  房颤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此临床工作中老年人房颤占导管消融房颤80%以上。

  误区3 瓣膜置换术后的房颤患者

  无需治疗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发生率高达30%以上。当风心病患者进行瓣膜置换术后,解除了瓣膜的狭窄,理论上增大的左心房应该回缩至正常大小。但如患者合并房颤,这些风心病患者进行瓣膜置换术后,扩大的心房不但不回缩,而且继续扩大,最后将诱发心衰,加重病情。从而使患者既受了开胸手术的痛苦,又花费了巨额的费用,而且又无法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事实上,瓣膜置换术后的房颤患者也须要对房颤进行及时正确处理,而且理想的方法可以采用导管射频消融等治疗手段。 

  误区4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房颤不能根治

  器质性心脏病(如风心病、心肌病、甲亢型心脏病、高心病、冠心病等)患者同时并存房颤非常多见。由于抗房颤药物对于这类患者疗效较差,很多患者认为,自己在原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一旦又发作了房颤,只能通过增大药物剂量来控制心率。殊不知房颤发作更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器质性心脏病的病情。因此,恢复窦性心律对他们尤为重要。

  刘旭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心房颤动诊治中心主任)

  9月3日上午8:30,由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举办的房颤疾病健康咨询将在胸科医院(上海市徐汇区淮海西路241号)3号楼3楼会议室举行,由刘旭教授及领衔的心内科专家团,将为市民提供免费咨询服务,现场还设有免费的心电图检测,参加的市民可以携带相关病例前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59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9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9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新民旅游
   第A28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29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缺牙处理如何兼顾实用与美学?
颈肩腰腿疼、皮肤顽疾反复发作怎么办?
警惕!这些房颤误区
本报信息
新民晚报医技/新民健康A24警惕!这些房颤误区 2017-08-29 2 2017年08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