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的高层区域,风速比地面大5—6级。风速较大时,建筑会产生晃动,使人有眩晕的感觉。为提升大楼的安全性及舒适度,许多超高层建筑装有调谐质量阻尼器,以控制风致振动。上海材料研究所所长朱德祥介绍道,在上海中心125层,安装着由上海材料研究所设计制作的“巅峰之器”——世界上首个电涡流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将电涡流阻尼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风阻尼器。
“上海中心”首次将阻尼器制成具有深刻寓意、集功能和美观性于一体的艺术品,并将126层阻尼器上部空间打造成了集科技、人文、艺术为一体的多用空间。“巅峰632”的垂直高度达583.4米,设计者打通了大厦塔冠顶端两层的空间,让“巅峰632”的高度达到了23米。位于125层的阻尼器质量块身形巨大,重达1000吨,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摆式阻尼器质量块。
记者拾级而上,到达126层,耳边传来委婉动听的小提琴曲《梁祝》的乐声,仿佛步入了音乐殿堂。呈现在眼前的摆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由吊索、质量块、阻尼系统、主体结构保护系统等部分组成。在阻尼器上方,安装着“巅峰之眼”——这座酷似眼睛的雕塑。上海中心艺术总监米丘介绍道,这一造型取材于《山海经》中的烛龙之眼,被称为“上海慧眼”。“上海慧眼”的上方有一“圆洞”直指苍穹,当天气晴好时,自然光透过玻璃投射至“上海慧眼”,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由《泰坦尼克号》《阿凡达》音乐制作人、世界级音乐大师西蒙·弗兰格伦为上海中心量身打造的《上海的一天》响彻空间,灯光效果随着旋律起伏不断变换,让高达30米的艺术品“上海慧眼”愈显流光溢彩。“通过高科技手段,人们可以在空间任何一处享受到相同的音质。”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建平介绍道,设计师采用了世界上先进的“全息声”技术,使得空间可以满足专业音乐演出的需要,整个听音区再无“皇帝位”,共可容纳200至300名观众一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