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更要正面引导
网上流传的这篇文章称,为了让孙子适应即将到来的幼儿园生活,在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不吃亏,爷爷奶奶每天通过“实战”演练教他“武功”,让他学会在打架时如何运用身体的力量,既要能让对方感觉到痛,又不容易产生实际的伤害。“有小朋友冲过来推你,怎么办?”“我就抓住他的胳膊,咬他。”“他要是大声哭,引来老师呢?”“我就躺在地上,哭得比他还要大声。”……经过一个月的暑期“实训”,爷爷奶奶对孙子的表现基本满意了。
有网友认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家长怕孩子在外面“吃亏”,所以笃信“我不欺负别人,但也绝不能让别人欺负”这句话,并以此教育孩子在受到欺负后不能懦弱。宝山区山海幼儿园园长杨绣红说,对于个别爷爷奶奶在孩子入园前突击训练孩子的抗击欺负能力,家长们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具体的做法上毕竟是不妥当的,因为,孩子还是要以正面教育和引导为主。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钱雨说:“家长怕宝宝在幼儿园吃亏,这既是一个心理学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学问题。从我的教育实践来看,这样的感受真的是很深的。家长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在上世纪的90年代末期达到一个‘顶峰’。因为当时80后独生子女的家长开始有了他们的宝宝,家庭‘6+1’的倒金字塔形结构,使父母特别是祖辈家长对宝宝的吃亏问题特别关注。现在全面放开生育二孩了,我相信家长们的这种怕孩子吃亏的焦虑情绪会逐渐有所减轻。”
家长不必反应过激
爷爷奶奶“实训”孙子之事发生后,有网友报料称,孩子所在班级的老师做了项调查,结果,约六成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曾经或经常被同伴欺负,他们会果断地告诫孩子“打回去”;当然,也有约三成的家长会提醒孩子“以后不要和霸道、不讲理的孩子玩”;还有约一成的家长觉得对此事有点束手无策,只能寄希望于老师去解决。
“我们常常说吃亏是福,一个永远不吃亏的孩子,其实是交不到朋友的,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当中也难以获得成功。”钱雨说,作为家长,首先要让孩子能够控制自己,不做出伤害其他同伴的举动,也不会做出让别的孩子误会自己在欺负人的行为。要让孩子从小懂得,友好待人才能更容易交到朋友,也会在发生争执的时候获得朋友的支持和老师的理解。其次,万一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包括被同伴欺负了,也要教会孩子有理、有礼、有节地去解决,而不是过度反应甚至过激反应。
不过,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如果教孩子一味忍让,确实会让孩子变得懦弱,但如果片面强调以暴制暴,孩子一旦形成习惯,就容易变成一个攻击性强的人,这对其成长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动手打人肯定是不对的,但如果确实超出了普通打闹的范围,家长也应该告诉孩子保护自己的方法,或及时将受欺负的情况告知老师,要善于寻求大人的帮助和保护。
首席记者 王蔚